這個12月,雷軍與董明珠10億賭局5年之約到期,外界都在關注到底誰輸誰贏。本月初,董明珠單方面宣布賭局基本勝出,并稱賭局本身毫無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
從雙方財報來看,董明珠勝出的可能性的確更高。去年,格力電器營收為1482.86億元,今年前9個月已完成去年全年目標,達到1486.99億元,預計全年營收有望增長500億元,即逼近2000億元大關。從格力電器發展態勢來看,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極高。
反觀小米,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304.94億元,營收追至格力電器的87.76%,但雙方差距從上半年的113億元擴大至182億元。而如果小米全年營收想要趕超格力電器,四季度營收就必須達到700億元。盡管四季度是消費電子產品銷售旺季,但比三季度508億元營收足足多出200億元,難度著實不小。
因此,如果董明珠、雷軍較真的話,雷軍作為輸的一方,該向董明珠支付10億元。但目前來看,對于10億賭局,只有董明珠時不時回應,而雷軍卻絕口不提,可見后者當初打賭更多是出于營銷考量,而沒有真把它當回事。
日前,董明珠再次公開談及備受關注的10億賭局,“當時是因為大家都推崇輕資產、互聯網、新興的產業,(都認為)傳統的產業必須被打敗,但事實上我認為,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之間,實際上還是關鍵取決于你的思想。”
在她看來,雷軍所有的產品都是貼牌生產,而格力電器一直堅持重資產。“大家都認為重資產是吃虧的,輕資產可以獲利更多。但是如果我們大家都放棄了重資產,輕資產也就不存在了。”當初格力電器代表了不同的觀點,如今國家提出不能“脫實向虛”,這四個字足以證明輸贏。
事實上,董明珠曾多次談及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她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沒有實體經濟,工具干什么用呢?我說馬云,他沒有實體經濟,最后還是死路一條。”
“我們可能沒有互聯網,跟不上這個時代,因為互聯網是工具;我們沒有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我們會活得不好,但是我們依然會活下去。互聯網沒有實體經濟,你活得下去嗎?”董明珠表示,互聯網時代,實體經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要走技術創新的道路,要改變別人。
“只有你領先于別人,只有用你的技術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給他帶來生活改變,這就是我們的價值。”她說道。
在我看來,正如董明珠所言,格力電器與小米不具備可比性,因為實體經濟與互聯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實體經濟是互聯網的根基,互聯網為實體經濟注入動力。如果單獨衡量實體經濟、互聯網哪個更重要,我認為是實體經濟,董明珠成為10億賭局贏家就是最佳證明。
話說,雷軍該好好正視10億賭局的最終結果,考慮到過去5年來10億賭局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輸給董明珠10億的就當廣告預算,這筆錢花得絕對超值。
作者:龔進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