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 "數字中國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 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表了題為《我國數字經濟的機遇和挑戰》的主題演講。
鄔賀銓表示,如今,互聯網進入了下半場,有人認為移動互聯網風頭不再,VC/PE已不看重向APP類項目投資。甚至有人發出,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不可能成為投資熱點的感慨。前幾年發展勢頭十足的一些互聯網新業態,因過度競爭,現在活成了自己都不愿看到的樣子。同時,有人認為未來寄托在人工智能身上,AI是通用技術可以用在所有的領域,但AI不是承載技術,AI仍然需要互聯網來承載。
"電商的發展也在疑慮是否會面臨天花板,有人認為消費互聯網難以再創輝煌。感嘆互聯網的下半場即消費互聯網即將過去,但實際上仍有關注和著力。同時,工業互聯網被看做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但工業互聯網個性化明顯,門檻高、熱的慢、互聯網企業有心想進但總是不得要領,看得見摸不著。" 鄔賀銓稱。
消費互聯網發展需要關注新風向
鄔賀銓表示,互聯網已經深入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的需求是持續的,不會因為經濟的冷熱而有很大的改變。中國的消費互聯網領先的只是電商,更準確的說只是國內的電商,而且在教育、醫療、養老、旅游等方面也僅僅是開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社會生活的快節奏激活了網民對短平快新業態的追求,短視頻、小程序、頭條等風頭正旺。
短視頻APP抖音日活突破2億,2018年廣告收入超過100億元,Tik Tok進入海外市場僅幾個月就成為下載量登頂的APP,但頭部以外的內容生產機構能實現變現的持續期太短,往往火的快、跌的也快。形勢再好也需要有健康的正能量作為內涵。
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挑戰
鄔賀銓認為,消費互聯網盡管面向十多億網民,但消費互聯網是有共性的,而產業數字化轉型在不同行業甚至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都是個性的。
消費互聯網終端品種簡單,使用門檻低、易普及、易升級。產業數字化轉型設計傳統生產設備類型多,業務鏈條長、服務模型復雜、基本不是一張白紙。
產業數字化對基礎設施和技術的要求較高,對資本的需求也更大,對安全性要求高,對既了解信息技術又熟悉企業流程的人才有迫切需求。消費互聯網的應用基本上都是從無到有,產業數字化是對現有生產方式的改造,實現流程再造。
與消費互聯網贏家通吃的格局不同,產業數字化需求有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另外,產業數字化轉型對產業組織的變革有很高的要求。ICT企業在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中可發揮先鋒作用,但主體應是實體經濟企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要有與發展消費者互聯網要有不同的思路
鄔賀銓稱,消費互聯網的重點是網絡而且是公網,工業互聯網的重點是企業內網而且是物聯網。消費互聯網是全球性的,易于標準化,而企業網通常不需要全球聯網,即便要連到外部,也無需再自行建立標準,但企業內網鏈接設備的多樣性使得標準化難度較大。
目前,對于工業互聯網技術標準的研究受消費互聯網思路影響,試圖找出像IP地址那樣全球通用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而且也試圖簡歷一個新的DNS系統,但工業互聯網設備和工件千萬種,需要同樣的標識標準和全球可訪問。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到企業中,但并不是簡單地將消費互聯網模式去改造企業,需要結合企業需求改造現有的ICT技術與標準,然后再在企業應用并產生更大的附加值。"鄔賀銓表示。
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需要同時補工業自動化的課,目前,各類工控軟件和管理軟件基本上也是依賴進口,只解決了網絡化不解決自主可控軟件問題,不能實現工業互聯網的核心。
工業互聯網需要因企施策
據悉,在中國企業中列入全球500強的有超過10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占20%,小微企業占7成,我國企業大小規模、裝備與技術方面均相差懸殊。
我國很多企業的生產裝備甚至生產線全套進口,生產裝備和技術與國外同行相比沒有什么差距,但是在標準、規范、工藝、檢測、流程、供應鏈等方面差距很大,在研發、設計、工程、營銷、售后服務等附加值高的環節缺乏競爭力,沒有形成代表質量信譽的國際品牌。國外西門子、GE等自身已經轉型為生產性服務業公司,而我國傳統企業的大企業還缺乏這樣的能力。
鄔賀銓透露,中國大量的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經費,或者也沒有勝任ICT的專業技術人員,可能只有頭腦和電腦,企業沒有能力靠自身力量進行數字化轉型,政府需要建立非盈利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技術支撐和中介服務。
中國新一代ICT技術發展很快但與美國相比差距還很大,而且ICT的核心技術產品如CPU、DSP、操作系統等方面我國的軟肋未見起色。
數字經濟的發展關鍵還是創新驅動
2019年中國進入農歷豬年,互聯網曾經有名言"站在風口豬都會飛起來",從福利互聯網企業抓住機遇借力發展大膽開拓來說,這句話是積極地,但要注意,豬沒有翅膀,一旦風停了就會掉下來。
鄔賀銓認為,跟風沒有出路,共享單身從風向投資競相買進到急于脫手,不是沒有市場需求,而是在缺乏合理商業模式前提下太多的盲目跟風,把好事做砸,需要經歷目前痛苦的洗牌過程才能鳳凰涅槃。"經濟好的時候也有企業做的不好,經濟不好的時候也有企業做得好,要有長期的打算,數字經濟任重而道遠。"
鄔賀銓表示,互聯網企業"成功難以復制,唯有創新永恒",發展數字經濟也一樣要結合國情和企業自身的情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