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給華為消費者業務下達了一個新目標,要在五年內實現年營收1500億美元的目標,2018年該項業務營收為519億美元,意味著其未來五年內要增長兩倍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柏穎科技認為如果按照目前其僅依賴手機業務實現這一目標將有較大的難度。
僅靠手機業務難實現1500億美元營收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目前為止僅有蘋果的手機業務實現了超千億美元的營收,據估算其2.08億部iPhone銷量為它貢獻了1600億美元的營收。全球最大手機企業三星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近3億部,貢獻的營收大約為900億美元。
對于華為手機來說,它能達到的目標應該就是三星,目前華為手機的均價大約為三星的八成左右左右,出貨量約為三星的三分之二,按照它的發展目標預計到2021年將實現年出貨量3億部的目標,在出貨量趕上三星之后它還需要在高端市場取得進一步的突破以達到三星的水平才能實現年營收900億美元的目標。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過了快速增長期,市調機構SA指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5%,是首次出現年度下滑;華為手機目前有過半數的出貨量是在國內市場完成的,而國內市場更已連續兩年下滑。大環境的不佳必然會導致華為手機未來的增長面臨更大的挑戰,能否在2021年實現3億部手機的出貨量存在較大的疑問。
2018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大幅增長,似乎與它努力在國內外市場發展中低端手機取得的,其高端手機P20的出貨量大約為1600萬部,mate20出貨量大約750萬部,這與三星的高端手機galaxy S和note系的年出貨量達到6000萬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其在高端手機市場與三星的差距相當明顯。
由此可見其未來如果僅是靠智能手機業務要實現1500億美元的營收是不現實的,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推進多元化發展,如果在業務多元化發展方面取得進展倒是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業務多元化發展是關鍵
事實上,華為消費者BG已開始推進多元化發展,目前已在平板電腦市場躋身全球前三,不過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規模較為有限。據市調機構SA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74億臺,并且處于呈現持續萎縮的趨勢,華為的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540萬臺,而且華為平板以中低端為主,價格低至599元人民幣,估計這部分業務貢獻的營收在30億美元上下,未來的增長潛力有限。
華為已進入PC市場,PC被視為夕陽產業,全球最大PC企業聯想的PC業務年營收在300多億美元,華為PC業務已發展3年多時間但是似乎成績并不顯眼,從各市調機構給出的數據來看全球PC企業前五名依然是傳統的PC企業,顯示出CT企業進入PC市場要擊敗傳統PC企業并不容易。
市場熱傳華為進入電視市場已有多時,并且消息指它的目標是實現電視出貨量超千萬臺,按國產電視老大TCL的營收大約150億美元來看,即使華為實現了千萬臺電視出貨量,這部分業務能貢獻的營收應該不會超過100億美元。
最后是即將爆發的物聯網市場,這個市場被視為萬億級的市場,華為正在開發物聯網芯片,其似乎有意在該市場大展拳腳,憑借其在通信設備市場取得的優勢市場地位,以產業一條龍的方式發展物聯網業務,正如它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一樣,對比起上述提到的平板、PC、電視等業務,這項業務的發展潛力最大,如果華為能在這個市場取得一定的成績,實現數百億美元的營收應不在話下。
綜上所述,柏穎科技認為華為消費者業務如果未來僅依靠手機業務是很難實現1500億美元的營收的,而如果多元化發展特別是在物聯網市場能取得一定成績其實現這一營收目標倒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