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傳音手機,國內消費者一點都不熟悉,別說大部分人沒有見過,恐怕大部分人連聽都沒有聽過。不過,憑借在非洲市場的絕對優勢,傳音手機在出貨量上,超過OPPO、vivo和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當然,傳音手機的出貨量,30%左右為功能機。
近日,有消息說,傳音手機即將奔赴資本市場。事實上,傳音手機此前曾借殼失敗。傳音手機出貨量大,卻被人低估,主要是長期以廉價入門機為主,并且是以功能機為主,缺乏技術積累。這種產品,沒有任何積累的企業,都能生產。所以,在業界,“傳音手機”又有“山寨之王”之稱。
去年,傳音手機(旗下有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的出貨量高達1.24億部,營收為226.46億元。也就是說,折合下來,每部手機的價格,才100多元。具體來說,傳音的功能手機的售價為65.95元。
傳音之所以有巨大銷量,主要在于抓住了非洲市場。非洲市場是品牌手機企業所漠視的一個市場,因為該市場消費能力低,市場上的暢銷手機,價格在一兩百元之間,這種廉價機,根本不入品牌手機企業的法眼。正因為如此,傳音獲得了生存空間,靠巨大的銷量形成勢能。
根據傳音公布的數據來看,非洲市場占其營收的近8成。2016年時,非洲市場營收占傳音總營收的88.62%,2017年降至76.86%,2018年為77.30%。除了非洲市場,傳音在印度市場也在發力,并占有一定的份額。
傳音手機如果要上市,必定會往品牌發展,即推出售價四五百元的廉價智能手機,這將與小米發生激烈爭奪。傳音沒有核心技術,高端之路缺乏品牌基因,但是千元以內的機器,還是可以搏一搏的,也必須要搏一搏,否則就難以彰顯價值。有觀點認為,傳音上市,受沖擊最大的可能是小米。畢竟,在主流品牌中,小米的銷量較為依靠低端機型。
今后,傳音將與小米直面競爭,主戰場是非洲市場和印度市場。今年,受出貨量下滑影響,小米也希望打開非洲市場,已經將非洲上升為重要戰略市場。小米這么做,是形勢所迫。印度市場已經取代中國市場成為小米手機出貨量第一大市場,很難再有空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隨著榮耀等其他品牌的重視,小米在印度的份額,今后可能難以守住,小米也需要開拓另一個有巨大容量的市場。
目前手機市場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三星、華為與蘋果,無論是品牌,還是高端市場,都處于第一陣營,接下來是OPPO、vivo和小米,它們位列第二陣營。但是,小米的位置并不穩固,其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為2500萬部左右,遠低于市場預期,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這也表明,價格并不競爭力的關鍵。
傳音如果上市,將會擠壓小米的市場空間。當然,傳音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去跟小米搶市場。當然,筆者以為,傳音往品牌發展,并非好事——焦500元以下的低端市場,是傳音取得成功的關鍵。這一市場,很少有競爭對手入局。如果往更高的價格沖刺,這不是傳音所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