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燃油汽車相比,電動汽車最為用戶所關注的就是續航里程及電氣安全性。如果發生自燃事故,不管具體原因如何,都會引起電動車用戶及潛在用戶對于電動汽車安全性的疑慮。所以,對于芯片廠商來說,面向混動/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方案,安全性無疑是方案能否為用戶接受的前提和關鍵。
日前,德州儀器(TI)中國區汽車業務總經理張磊和德州儀器(TI)中國區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經理師英介紹了TI在混動/電動汽車領域的多項新產品及應用方案,為車輛電氣化中的系統可靠性帶來更大保障。
德州儀器(TI)中國區汽車業務總經理張磊
德州儀器(TI)中國區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經理師英
基于BQ79606-Q1的電池管理系統
電池管理系統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是電動汽車廠商的重要核心技術之一,也是廠商競爭力差異化的重要體現。TI新推出了用于混動/電動汽車管理系統的參考設計。
TI新推出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參考設計可擴展至6節至96節串聯系列電池監測電路,采用先進的BQ79606-Q1高精度電池監視器,可監測溫度、電流和電壓水平,從而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延長電池壽命和行駛里程。該方案以菊花鏈結構配置實現電池監測,為3S至300S 12V和48V鋰離子電池組提供高精度和可靠的系統設計。
此外,BQ79606-Q1監視器還具有安全狀態通信功能,可幫助系統設計人員滿足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D(ASIL-D)的要求,這是ISO26262道路車輛標準定義的最高功能安全指標。
TMP235-Q1:用于電動汽車的高精度溫度傳感器
電動汽車的牽引逆變器和電池需要轉換過濾大量的電力,產生的高溫可能會損壞成本高昂且敏感的傳動系統元件。優異的系統熱管理功能不僅對車輛的性能至關重要,同時也能保護駕駛員和乘客。
為了避免48V起動發電機過熱,TI近日推出了TMP235-Q1精密模擬輸出溫度傳感器。該器件器件靜態電流僅9μA,在-40°C至150°C溫度范圍內典型精度為±0.5°C,可幫助系統響應溫度變化,并降低油門或啟動水冷。
先進的保護功能,無需犧牲牽引逆變器系統的空間
TI近日發布了新型的集成傳感功能的IGBT和SiC隔離式柵極驅動器UCC21710-Q1和UCC21732-Q1,可幫助設計人員打造出占用空間更小、更高效的牽引逆變器設計。這兩款產品是首例集成了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和碳化硅(SiC)FET傳感功能的隔離式柵極驅動器,可在高達1.5 KVRMS的應用中實現更高的系統可靠性。它們還可以提供快速檢測,以防止發生過流現象,同時確保系統安全關閉。
為了實現直接由汽車的12V電池為新型IGBT/SiC柵極驅動器供電,TI推出了一種新型緊湊型偏置電源功率級IGBT/SiC柵極驅動器參考設計,包括反極性保護、電瞬態鉗位以及過壓和欠壓保護電路。該緊湊型設計包括新型LM5180-Q1,這是一款100V,1A同步降壓轉換器,提供極低的10μA典型待機靜態電流。
張磊介紹道,在新能源汽車和動力汽車領域上,TI所提供的芯片方案想達到的最終目標,是使得整個新能源汽車變得更加有效率,更加節能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