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研究人員已成功測試了可靠的“智能指環”中的心臟監測技術,該技術以深度學習算法為支撐。研究人員預計,未來消費級的指環可以用在檢測心房纖顫(AF)上。
研究人員對119名AF心臟病患者的同步心電圖和基于光學傳感器的光電容積描記器進行了比較,來發現智能指環監測的有效性。
在光電容積描記器數據上訓練的卷積神經網絡在診斷AF方面準確率為99.3%,在診斷常規(竇)節律方面準確率為95.9%,當濾除低質量樣本時,數字分別達到100%和98.3%。研究人員表示,真實分類的平均置信水平為98.6%,錯誤分類的平均置信水平為80.5%。
首爾國立大學醫院心臟病學助理教授Eue-Keun Choi博士說:“(指環)的診斷性能與醫療級常規脈搏血氧儀相當。我們正在嘗試使用新開發的環形設備評估深度學習算法,以進行日常心臟監測活動。這將為高風險疾病的心房顫動篩查提供可行性。此外,由于其非侵入性,該環可用于臨床試驗中的AF檢測。“
目前,智能手表受到電池壽命的限制,通常需要每天或每周充電。雷鋒網了解到,環形設備可以解決智能手表的問題,去掉手表的許多要求——屏幕、充電器和更復雜的處理器,使心臟監測、無線和電池組件更好地放在一個小得多的包裝中,這對一些用戶來說甚至更容易佩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