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聚焦:“5.17”世界電信日有望發放5G臨時牌照;稅收優惠繼續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5.17”世界電信日即將到來,有望發放5G臨時牌照
2019年5月17日是第49屆世界電信日,今年的世界電信日主題為“發展大數據,擴大影響力”。大數據的發展離不開5G的運用,只有5G才能支持大數據影響力的擴大,同時5G即將開始商用,我們預計5G將是本屆世界電信日的主角。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已經完成了5G第三階段測試,基站與核心網絡設備都已達到商用要求,并將在2019年下半年開展5G大規模建設。由于此前工信部已經宣布將首先發放5G臨時牌照,我們預計在5月17日的世界電信日發放該臨時牌照的概率較大。
隨著5G臨時牌照有望很快發放,各大電信運營商的5G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展開。在5月10日舉辦的第四屆“5G和未來網絡戰略研討會”上,廣東移動規劃技術部總經理蔡偉文表示,在2017年,廣東移動在廣州大學城開通了第一個基于3.5GHz的5G基站;同年11月份,廣東移動打通了第一個5G電話。在2018年11月份,廣東移動開通了2.6GHz頻段的基站站點,而且也打通SAFirstcall。在2019年的2月份,廣東移動開展了全網SA跟珠江新城的連片覆蓋,同時也進行了2.6GHz和4.9GHz的聚合。同時廣東移動未來將在5G上會繼續加大投入,2019年將會接近開通1萬個基站,主要部署在廣州和深圳。
隨著5G基站的加快建設,5G手機端的應用也漸行漸近。在上期周報中,我們分析了5G對于手機端各個部分的影響。在本期周報中,我們著重分析5G對于手機射頻前端市場的影響。
射頻前端位于手機天線和基帶芯片之間,用于處理手機接收和發射的信號。射頻前端主要包括開關、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濾波器、雙工器等,其中開關用于實現射頻信號接收與發射的切換、不同頻段間的切換,功率放大器用于實現發射通道的射頻信號放大,低噪聲放大器用于實現接收通道的射頻信號放大,濾波器用于篩選特定頻段內的信號,雙工器用于將發射和接收信號的隔離。
在5G時代,手機將不僅僅需要擁有5G通信功能,還需要向下兼容2G、3G、4G通信頻段,頻段的增加也將帶來射頻前端用量的增加。與此同時,由于手機內部空間狹窄,增加的射頻器件需要進一步小型化,這對射頻前端的材料、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兩點將大幅增加射頻前端的市場規模。
根據 Yole Development 的統計,2G 制式智能手機中射頻前端的價值為 0.9美元,3G 制式智能手機中大幅上升到 3.4 美元,支持區域性 4G 制式的智能手機中射頻前端的價值已經達到 6.15 美元,高端 LTE 智能手機中為 15.30 美元,是 2G 制式智能手機中射頻前端芯片的 17 倍。而到了5G手機中,射頻前端的價值量將相比4G再有大幅提升。
根據QYR ElectronicsResearch Center 的統計,2017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達到130.3億美元,并將在未來幾年以12%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將達到約189.66億美元。
目前射頻前端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日本廠商手中,主要廠商包括美國的博通、高通、Skyworks、Qovro,以及日本的村田、TDK、太陽誘電等,國產廠商進入這一領域的廠商還很少。目前信維通信戰略入股中電科55所旗下的德清華瑩,已經成功實現濾波器產品向華為等手機廠商的出貨,未來隨著5G的發展,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5G建議關注標的:信維通信、順絡電子、三環集團、東山精密、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等。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集成電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國務院5月8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決定延續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更多參與和促進信息產業發展。
會議指出,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通過對在華設立的各類所有制企業包括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實施普惠性減稅降費,吸引各類投資共同參與和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有利于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更好滿足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需求。會議決定,在已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按規定的不同條件分別實行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即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或“五免五減半”(即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征收)的基礎上,對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企業繼續實施2011年《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確的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2018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也按上述規定執行。同時,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完善下一步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支持政策。
國家高度重視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2014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中國制造2025》中將集成電路放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首位。《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實體經濟發展第一位,延續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在大國戰略+進口替代+產業轉移+創新應用的大邏輯下,建議關注半導體細分領域龍頭標的:
科創板:中微半導體、瀾起科技等;
設計:匯頂科技(指紋)、圣邦股份(模擬)、韋爾股份(CIS)、全志科技(SOC)等;
設備:北方華創(制造)、精測電子(檢測)、長川科技(封測)、至純科技(清洗機)、晶盛機電(單晶爐)等;
存儲:兆易創新、北京君正、紫光國微等;
制造: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
分立器件:聞泰科技(車用MOS)、捷捷微電;
封測:環旭電子(SIP封裝)、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
2、行業跟蹤
2.1、面板:臺灣面板企業四月營收同比基本持平
臺灣面板企業公布4月營收數據,各家廠商同比基本持平。
群創公布4月合并營收為新臺幣208.56億元,同比增長5.9%,環比增長1.4%。4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1054萬片,環比增長4.1%;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1999萬片,環比減少10.06%。
友達公布4月合并營收為新臺幣209.88億元,同比減少14.3%,環比減少13.9%。4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743萬片,環比減少23.2%;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1132萬片,環比增長10.3%。
彩晶公布4月合并營收為新臺幣13.83億元,同比減少0.1%,環比增長14.7%。4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14.6萬片,環比增長859.2%;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1588萬片,環比減少33.3%。
華映公布4月合并營收為新臺幣3.03億元,同比減少86%,環比增長6.97%。4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6.5萬片,環比增長15254%;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258萬片,環比減少32.3%。
建議關注標的:京東方A、TCL集團(華星光電)、深天馬A等。
2.2、安防:依圖發布自研安防AI芯片
依圖于5月9日發布自研安防AI芯片,專門用于圖像數據的處理。
依圖推出并展示的首款 AI 芯片產品命名為“QuestCore?”(求索),該芯片專門用于視覺計算,單路功耗小于1W,運算效率達到0.75TOPS/W;單芯片支持50路視頻解析,1U支持200路視頻解析;支持TensorFlow、PyTorch、Caffe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支持Python、Java等語言。
發布會現場,依圖用4顆芯片(云端深度學習推理定制化 SoC芯片)構建的1U服務器,性能大幅超越英偉達P4。現場實時演示,一塊2000美元的英偉達P4,只能做27路視頻的實時人臉檢測,但用依圖的AI芯片,可以拓展到200路。不只是識別,還可以實時進行比對。原因在于,該芯片為計算機視覺領域分析任務打造,可充分發揮依圖世界級算法優勢。
依圖成為首家發布安防AI芯片的企業,在行業內處于領先位置。隨著更多企業投入到安防芯片的研發,芯片的成本將會大幅下降,將加速安防行業的智能化滲透。
建議關注標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英飛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