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圓價格在16年跌到谷底之后,在17~18年迎來了較大的增長,但是19年市場情況又開始變的撲朔迷離。
目前,美國已對中國輸美的約2,0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25%關稅,雖然未包含半導體相關產品,但是如果雙方遲遲未達成協議,美國恐對所有輸美的大陸產品提高關稅。
中美貿易戰進一步擴大,對半導體晶圓產業來說,有一定的影響。由于是材料產業,下游的電子產品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必然會層層反應到上游,再加上目前正值下半年硅晶圓現貨價格談判期,貿易戰加劇將使談判壓力增大,客戶更加保守觀望,產業復蘇時間點恐怕將更延后。
全球第三大晶圓材料供貨商環球晶董事長兼執行長徐秀蘭表示,多數客戶都預期,市場需求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反彈,但現在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市況能見度非常低。
除了貿易戰的影響,全球晶圓市場的競爭也在加劇。據與非網了解,晶圓市場目前仍然面臨著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的問題,制造商仍在不斷擴大生產設施。所以長期來看,預計晶圓供應量將增加。然而,近期上游行業的低迷將導致短期內需求下降。
全球研究公司IC Insights表示,今年將有9家新的300mm晶圓廠投入運營。另外6家300mm晶圓制造廠預計明年也將開始運營。此外,預計300mm晶圓生產廠的數量將從去年的112個增加到2021年的130個和2023年的138個。
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產量擴張可能成為整個市場的負擔。“半導體制造商減少了訂單量,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緩,但供應沒有太大變化。”分析師表示。
隨著半導體生產商的訂單量下降,全球晶圓出貨量在第一季度略有下降。根據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國際公司(SEMI)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圓出貨量為30.5億平方英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32.3億平方英寸下降了5.6%。
在貿易戰和全球市場競爭的“摧殘”下,硅晶圓廠商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