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消息,來自華芯通公司的網友爆料,華芯通剛剛召開了內部溝通會,宣布經股東的慎重決策,公司將于4月30日關閉,所有員工將在此之前離開公司。
這樣此前分析師的言論算是一語中的,高通裁員讓作為合資公司的華芯通吞下了最后的苦水。
ARM架構陣營的一道流星
華芯通此前也算是風光無限。官方資料顯示,2016年1月,中國貴州省和美國高通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合資企業華芯通,面向中國市場設計并銷售國際水平的Arm服務器芯片。根據協議,合資企業首期注冊資本18.5億人民幣(約2.8億美元),其中貴州方面占股55%,美國高通公司方面占45%。“高貴之和”讓大家都覺得華芯通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將會有一篇光明的前景。
ARM陣營近幾年對服務器芯片市場躍躍欲試。高通是此陣營的先驅者,其試圖建立自己的服務器芯片業務,與英特爾同分一杯羹。然而,事實證明,X86依然是服務器市場的主流,ARM架構現在還有諸多待解的難題。
華芯通在2018年11月27日對外正式宣布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構國產通用服務器芯片——昇龍4800(StarDragon 4800)開始量產。當時,被認為是我國在服務器芯片跨出的重要一步。
與非網記者也參與了這場發布會。在發布會上,華芯通半導體CEO汪凱博士介紹,“昇龍4800是兼容ARMv8架構的48核處理器芯片,在CPU設計和性能表現方面堪稱驚艷。其采用目前服務器領域先進的10nm制程工藝封裝,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內集成了180億個晶體管,?秒鐘最多可以執行近5000億條指令。在基礎性能方面,對比英特爾至強5118處理器,單·昇龍4800處理器提供雙·skylakes5118同等的線程數量,昇龍4800單物理線程提供和雙·skylakes5118相當的計算能力;在功耗方面,CPU2006的平均功耗相當于skylakes5118的36%,CPU2006的待機功耗只有5W,相當于skylakes5118的8%,由于外部訪問減少,延遲隨之減小,適合要求低延遲的邊緣計算等應用。”這樣的功能描述讓大家看到了國產服務器從0到1的進步,δ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不過,從今天這個結局來看,這樣的閃光點并?有讓華芯通成為國產服務器的新星,而是劃空而過的流星。
高通裁員埋下伏筆
2018年12月28日,高通宣布數據中心業務大裁員,總共裁員了269人,包括在北卡羅來納州Raleigh的144人,以及加州圣迭戈的125人。這是高通公司對數據中心業務大裁員。此次裁員中,高通數據中心業務部門總裁錢德拉塞克(Anand Chandrasekher)和技術副總裁班達加(Dileep Bhandarkar)相繼離職。雖然高通表示會仍然支持華芯通,不過主將都撤退了,剩下的殘部哪還有能力對華芯通鼎力相助。
高通裁員使華芯通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就ARM服務器CPU的性能來說,遜色于華為,更無法和主流CPU相提并論。這必然導致華芯通的CPU在黨政市場和商業市場上都很難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只能依靠政府輸血過日子。
根據消息人士透?,華芯通在去年就開始大批量流失骨干人才,研發人員相繼轉投同行公司。并且,華芯通CEO汪凱博士在今年已經悄然離職。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成熟的生態背后都會有數不清的公司倒閉消失。只是華芯通雖是合資公司,卻也是“中國芯”的一部分,這樣的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