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加科技又交出了新的答卷:技術上推出了有效距離達到1600米的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加速無人卡車落地。
近日,智加科技發布了最新的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方案——有效距離達到1英里(1600米)的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可以精準判斷物體的位置和速度,結合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將大幅提升系統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效距離1600米在自動駕駛領域內是個什么樣的概念?
從數據方面看,在感知環節中,激光雷達、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三項主要傳感器的感知距離都在300米以內,而Waymo作為自動駕駛界的技術領頭羊,其所能實現的感知距離也僅為300米左右。
據新智駕了解,感知是自動駕駛技術中的關鍵環節,就像人體的眼睛、耳朵和鼻子,從外界獲取信息從而決定人體或者自動駕駛車輛的決策和行為。
感知能力越強,決策和行為的結果無疑會越精確,而投射在高速運行中的自動駕駛汽車中,其帶來的無疑是更安全和更高效。
那么問題來了,此次智加科技的1600米有效感知距離是如何實現的?
多目立體視覺和算法突破
智加方面表示,此次公布的有效感知距離為1600米的立體視覺感知系統,是利用基于深度學習的多目視覺解決模塊及算法,構建高精度的物體檢測認知模型。
這一系統成功突破了立體視覺在自動駕駛遠距離上感知精度的限制,實現了1600米距離上對物體和車道的識別和更進一步的追蹤。
其實在自動駕駛中,感知不只是‘看到’就夠了,還需要對行車環境中的物體進行測距、速度測量、分類、跟蹤。
智加科技方面告訴新智駕,此次來突破1600米的感知距離,主要歸因于在過去一年內,公司研發團隊利用邊緣深度學習、深度立體視覺、動態智能物體跟蹤等最前沿的技術,最終實現了這一突破。
如何精準判斷位置和速度?
從事自動駕駛物流貨運的都知道,200米和1600米的遠距離感知的不同的意義是什么。
也就是說,感知能力200米,意味著有200米的剎車制動距離,其中還未將無人貨車載重計算在內。
意思是說,感知距離越長,剎車制動距離也就相應更長。
如今,從300米到1600米有效距離的跨越,智加科技提出了“看得清”、“看得懂”的技術指標。這份“底氣”來源于其核心技術點多目立體視覺系統。
與單目攝像頭帶來的視覺感知能力相比,智加科技的多目立體視覺系統實現了三維世界內的距離量測,并且在車輛的自我位置識別、移動車輛的類型、位置、速度以及車道線等要素的有效識別表現出了強悍的性能。
說得形象一點,通過這一系統,智加科技的車載感知設備可以同時識別1600米外的車輛的各種狀態:是小轎車還是重卡,是行駛中還是停靠路邊,是在當前車道還是相鄰車道等。
智加科技首席架構師Tim Daly表示:“1600米不只是數字意義上的突破,更應該包含著兩個標準:
一個是‘看得清’,這就需要更清晰的攝像頭帶來的物理感知能力和更強大的系統算法;
還要‘看得懂’,也就是說依靠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帶來對1600米遠的環境精確理解,能夠幫助系統得出結論,為安全駕駛帶來重要的判斷依據。”
立體視覺在有效距離上的突破,將從安全和降本節能層面對自動駕駛的場景落地有直接推動作用。
調查顯示,由駕駛員因素導致的車禍中,20%是由于駕駛員立體視覺感知不足造成的。
自動駕駛系統立體視覺有效距離從300米到1600米的突破,無疑將顯著推升系統的整體感知能力,進而保證駕駛過程中更強的安全性。
同時,有效的安全距離帶來足夠的預判時間,讓自動駕駛可以合理操作,減少急剎等燃油高消耗情況,降低運營成本。
長距離感知比拼有必要嗎?
據新智駕了解,美國卡車每秒鐘運行的速度約為30米,而卡車完成一次換道大概需要10秒,因此300米的距離也僅夠一次卡車變道,再加上司機的提前觀察,花費的時間將超過10秒。也就是說,較短的感知距離是不夠的。
但是,感知距離的提升需要更多研發投入和硬件成本,那么從感知水平提升至1600米是否有必要?
首先,多傳感器融合將大幅提升系統安全性。
具體來說,目前自動駕駛行業正在向以高速公路貨運為代表的垂直應用場景率先落地而努力,而重型卡車的車輛特性也對系統的感知、規劃和控制能力帶來更加苛刻的安全要求。
在實際行駛中各種突發或小概率因素都會影響高速重卡駕駛預判,同時良好駕駛習慣帶來的燃油節省也依賴更好的視距條件,因此技術上對有效感知距離極限的追求逐漸成為眾多高速場景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智加科技強調有效感知距離突破1600米是其多傳感器融合方案的重要部分。
此外,這一技術突破,與智加科技已有的近距離、中距離攝像頭以及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相結合,將大幅度提升環境感知信息冗余度,進而提高安全性。
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TO鄭皓表示:“感知和定位是一個異常復雜的技術集合,1600米的有效感知的距離是自動駕駛系統做出預測和規劃的重要參數,但仍然不夠。自動駕駛的安全應該是第一位的,這個數字能夠幫助系統得到更全面的冗余數據,但基于安全目的對環境感知的極致追求永無止境。我們認為,基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視覺的多傳感器融合是必要的。”
去年,智加科技和一汽、滿幫組建了一個自動駕駛卡車“軟件技術-車輛平臺-運營管理”商業化鐵三角。該戰略同盟,要在2021年讓無人物流卡車上路。此次智加科技發布的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技術,有效距離達1600米,說明他們正在朝著逐漸實現其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的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