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展銳,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及物聯網核心芯片供應商之一,攜手愛立信完成了符合3GPP R15規范的5G新空口(NR)的上行和下行數據的雙向互通。測試在愛立信北京實驗室進行,基于2.6GHz頻段非獨立組網(NSA)模式,采用了基于紫光展銳首款5G多模調制解調器春藤510的移動測試終端,以及愛立信的5G新空口商用軟硬件系統。
隨著5G技術的不斷進步,商用化進程正在加速,5G離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近了。2019年6月6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企業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四家企業經營“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這意味著,5G技術即將從概念走到現實。雖然說5G真正商用要到2020年,但是2019年初很多手機廠商已經推出了5G手機,其中5G手機芯片是最受關注的重要產品。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移動芯片廠商,紫光展銳順勢而為推出了5G芯片,2019年2月,紫光展銳發布了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及春藤510。
(紫光展銳供圖)
據悉,春藤510采用臺積電12nm制程工藝,支持多項5G關鍵技術,可實現2G/3G/4G/5G多種通訊模式,符合最新的3GPP R15標準規范,支持Sub-6GHz 頻段及100MHz帶寬,是一款高集成、高性能、低功耗的5G基帶芯片。可同時支持SA(獨立組網)和NSA(非獨立組網)組網方式,充分滿足5G發展階段中的不同通信及組網需求。
5G基帶芯片的發布只是第一步,要實現規模成熟商用,需要大量的測試,以保證芯片的有效連接。紫光展銳繼今年2月發布了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及春藤510以來,與產業鏈合作伙伴進行多方測試與驗證,旨在推動5G商用準備就緒。據紫光展銳市場副總裁周晨介紹,春藤510是紫光展銳斥資上億美金,歷時5年,自主研發的成果。展銳從2014年年底起就投入到5G基帶的預研中去,并從那時候開始了對相關協議的解讀和一些基礎算法的研發,在兩三年的準備之后正式投入到芯片的研發。期間,展銳的研發團隊通過不斷的預研、迭代,順利解決了5G的一個個挑戰。做基帶芯片除了開發芯片本身之外,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與全球的網絡接入做測試,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些都是需要基于之前從2G到4G的積累才能實現的,因此5G不是想做就能做,需要時間和技術的深刻積累。
作為核心的5G芯片供應商之一,紫光展銳全力支持全球5G終端的商用落地,紫光展銳與產業鏈合作伙伴進行了多方測試與驗證,在不同頻段上對5G NR網絡進行互通性測試,大力推動5G商用進程。據OFweek電子工程網編輯了解到,紫光展銳正在與多家終端廠商開展深度的交流與合作,預計2019年底將有多款基于春藤510的CPE及模組預商用,可廣泛應用于多個垂直行業。
紫光展銳和愛立信在2016年簽署了5G諒解備忘錄,雙方在5G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展開了大量合作,共同推動了5G關鍵技術驗證、5G NR試驗以及產業鏈成熟等。紫光展銳通信終端事業部總經理汪波表示:“本次互操作測試的順利進行,將為移動運營商的5G新空口網絡部署提供支持,我們期望繼續與愛立信深化合作,共同推進5G產業的成熟,并拓展5G創新業務應用,為5G的成功商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