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主游動的機器小魚、可以識別垃圾分類的智能電腦、可以幫助小朋友編程的軟件系統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能讀懂的人工智能教材……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日前發布,這對愛好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們來說是場“及時雨”,或將對人工智能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這套體系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與中科智能之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聯合實驗室”歷時3年研發而成,被認為是中科院在科教融合領域的又一新成績。
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孫哲南表示,最近一些年人工智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做,國內尚處在初期探索階段。為此從3年前開始,自動化所的一些一線科研專家們開始助力這項工作,以期把該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精尖研究成果轉化為面向中小學生、中高職的學生們的課程、讀物與設備等,促進落實科教融合。
目前,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包括人工智能示范課程、人工智能示范教材以及人工智能開發實踐示范平臺3部分組成的整體化教學實踐解決方案,其目標不是要讓中小學生完全理解或掌握人工智能領域每一個具體算法和程序編寫,而是讓他們通過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學習實踐去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規律和技術邊界,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智能化社會。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