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輕做家務的壓力,趁著搞促銷活動早早地購買了一臺掃地機器人。希望這臺機器人能夠像宣傳的那樣,把屋子地面清理干凈。如今,我們進入了科技時代,做家務自然也輕松很多了。
機器人的打掃效率還是不錯的。每次清理它的存土盒子,總能夠清理一大堆頭發、塵土、紙屑等垃圾來。一來驚嘆家中實在是塵土飛揚,二來清掃效率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個遠程的擁有一定智能的機器人,它顯得很捉急。似乎機器人的智商永不在線,從來都是像沒頭蒼蠅似的亂跑一氣。
如何才能判斷這個機器人是真正擁有高明算法?還是商家噱頭其實完全沒有AI算法于其中呢?必要的基于統計的算法還是很必要的。
家中的確家居很多,對于機器人來說障礙遍地都是,經常會將自己陷入某種困境而無法脫身。在此種條件下是無法判斷機器人運行算法優劣的。為此專門將機器人放到規整的客廳里,專門騰出絕大部分空間。就此觀察機器人的運行情況。
這臺掃地機器人在其前部應當設置了至少三個傳感器,分別位于左側,正前方和右側。當有任何一個方向有障礙物,通過碰撞被傳感器探知后,機器人就根據算法采用躲避程序選擇全新方向行進。
這臺機器人開始運行后,100%在無障礙條件下行進約30厘米便開始左轉轉圈。就是說它絕對走不了長距離的直線。白白浪費了我為它特意空出來好幾米的空間。經過十多次的測試每次其都是如此運行,因此大體上推測這臺機器人的算法中就沒有直線運行以清掃大空間的模式。當遇到障礙物后,機器人按照固定模式必定向左轉向。甚至在左側傳感器以及正面傳感器分別探知到了障礙物,仍然很固執的左轉。有的時候就感覺機器人如同癔癥了一般,一股勁的向著犄角旮旯前進而絕不會回頭。像個固執賭氣行事的人一樣。以它的運行模式,會將自己陷入一堆椅子腿中間再也轉不出來。曾經有一次機器人自己在那里困住了將近十分鐘出不來,最后不得不人工給它脫困。
在無障礙大空間下,機器人基本上再沿著空間的四個邊運行。堪稱最佳旮旯清掃者,但是客廳中央部分它一次也沒有造訪過。經過多次測試,機器人永遠處于墻邊或者家居邊上。
通過上述測試,感覺這臺機器人根本沒有什么人工智能算法在里邊。似乎在機器人內部寫死了一個極簡單的程序:運行后在無障礙條件下左旋運行;遇到障礙左旋運行。然后沒了。
所謂智能打掃根本沒有,完全是憑借長時間運行,按照定死的應對模式處理各種障礙,最終理論上會將房間打掃一遍。可是這個模式變成了四周邊緣被掃了千百遍,而客廳中央空地一次也沒去過。
原本想找個家務幫手,到頭來卻是添亂者,還需要人時不時去解救機器人。可見當下所謂的智能掃地機器人的科技含量極低,幾乎無法達到宣傳的樣子。我們夢想的智慧如人的家務幫手還可能要等上更長時間才會到來。
當一個新興的技術出現后,商家總是要蹭個熱度,馬上宣稱自己的產品擁有了酷炫的高新技術在其中。無非造個噱頭來吸引顧客購買。
可是是否具備宣稱的能力,在實際運行中如同皇帝的新衣那樣顯眼,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個大概。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無論是對商家還是產品,甚至整個行業絕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