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家園張先生家用電數據異常,偏離率超70%,請盡快聯系房主確認情況!”7月18日,一條預警信息彈框出現在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客戶用電信息”系統上。社區工作人員接到信息后,一方面協調小區物業快速聯系房主,一面趕往現場進行確認。這是天津濱海供電公司正在運用電力客戶大數據分析,服務社區居民智慧用電工作的現場。
經現場核實,該住戶當月新入住,房主是一位盲人,因一人居住和眼睛殘疾原因用電量很少,導致當月用電量較以往出現了異常。天津濱海供電公司檢查人員將這一信息告知物業,并將用戶相關信息納入了電力社區特殊服務群體,并對其開展了延伸服務,將室內老化的開關進行更新,對浴室電源插座增裝了防水罩,讓獨居的盲人用電更安全。
利用大數據開展社區居民用電分析,聯合社區為居民生活提供更溫馨服務,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在社區服務中的一次試水。這樣的大膽嘗試,依托于一套智能電表終端采集數據的云計算方法。
在湖北家園居民家中,通過居民家中的智能電表,用電數據以實時工作的方式回傳至電力智能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應用人工智能算法,結合用戶不同季節的歷史數據比對,計算用戶用能結果。智能算法不僅能精準計算用電偏離率,判斷居民家中用電是否異常,還可以通過智能分析,判斷居民生活規律是否發生變化等情況,為社區更好服務居民生活提供依據。
“電力公司應用電力遠程計算服務,為小區居民用電提供了專業指導,能及時發現日常用電及生活的安全隱患,保障了小區安全,讓社區管理服務實現了全覆蓋。”濱海新區湖北家園弘瀅物業管理部經理李明田說,“這也是我們聯合電力公司開展小區智慧用電服務的初衷。小區居民特別是殘疾人、獨居老人居室內生活是社區服務的盲區。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只不侵犯小區居民隱私,又能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關愛之眼”,實時了解小區居民的生活情況,實現小區服務無死角!”
今年,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提出了構建共建共享的綜合能源生態圈的思路,聯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智能電力服務社區生活領域大膽嘗試,拓展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在社區服務中的深度應用。
“對于電力公司正在建設的電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很多老百姓可能不了解。智能電力云計算服務在部分小區的成功應用,預示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將為社區提供更多的服務,這張廣域泛在的智能電網就在社區的日常服務里,甚至就在小區的樓道里、門里和墻里。”濱海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楊永駐說。
據了解,國網天津電力將進一步拓展智能服務應用場景,即應用能源大數據中心,圍繞不同產業數據平臺,匯集共享多方數據,探索打造智慧園區、社區、城區等多個模式推廣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