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大阪G20峰會中結束會面后,全球貿易爭端及產業局勢好不容易稍稍穩定,日本經濟產業省便立刻宣布將加強氟化氫、氟化聚酰亞胺、光刻膠3種材料對韓國的出口管制,日本政府此舉立刻讓外銷貿易上極度仰賴顯示面板、存儲器的韓國對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訴訟,而這樣的沖突更顯2019年半導體材料產業「屋漏偏逢連夜雨」之困窘。
日本、韓國半導體企業相互依存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最近更新的半導體材料市場數據,2018整年總營收達519億美元,由臺灣地區、韓國地區分別以22%、17%占比位居第一及第二位置。
在半導體制造版圖遷移后,日本在全球半導體生態中已從芯片大國退至更上游的材料大國,由信越化工(Shin-Etsu)、三菱住友(SUMCO)、住友電木(Sumitomo)、日立化學(Hitachi Chemical)、京瓷化學(KYOCERA)等日本廠商把持全球過半的半導體材料市場份額,而臺灣地區、韓國地區則分別以全球晶圓/封測代工、存儲器大國成為日本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出口地區,可見韓國及日本半導體廠商是高度相互依存的關系。
雖然「加強管制」政策僅是讓相關廠商增加作業負擔,并非「禁止出口」讓整條產業鏈斷炊,但也讓相關廠商及整體市場如驚弓之鳥般戰戰兢兢。
2019年半導體材料市場需求疲弱態勢愈加明顯
事實上,整體產業景氣在尚未經歷美國與其他各國貿易矛盾,以及此次日韓間沖突前,電子產業景氣下滑跡象甚至可追溯至2017~2018年智能型手機和車市兩大應用出貨量下滑,半導體產業因而在2018年底開始有較明顯的需求衰退、庫存水位升高跡象,半導體材料市場作為各種電子產品最上游,自然也難逃此波景氣負循環。
圖:2017~2018年硅晶圓平均單價
注:(1)單位為美元/平方英寸
source:SEMI;環球晶圓;拓墣產業研究院整理,2019/07
以半導體材料產業中產值比重最大的硅晶圓為例,伴隨著2016~2017年存儲器及各類芯片市場需求欣欣向榮,硅晶圓報價從2016年0.67美元每平方英寸調升至2018年0.9美元每平方英寸。
然隨著各晶圓廠相繼在2018年第四季傳出訂單能見度下降的噪聲后,硅晶圓大廠也開始面臨被客戶重新議價的壓力,全球硅晶圓市占第三及第六的環球晶圓及合晶于2019年6月法說會上,其論述也不約而同印證此市場狀況,綜合產業景氣不佳及國際政治不穩等因素,2019年半導體材料產業難免不受到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