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企業和個人在網絡空間的利益是三位一體的。全球網絡治理的演變,從底層的“用戶代碼和互聯網架構自治”,到往上“基于市場經濟的監管”,再到最上“多中心、跨國,基于各國政府和法律的平衡”,這說明各國政府自底向上,都在積極參與全球網絡治理。這與技術發展對市場、經濟體的刺激,有重要關系。
對于網絡攻擊事件,不論是網絡戰、商業間諜、網絡恐怖主義還是普通的網絡犯罪,要明確了解和響應的流程和策略,避免誤判。在策略上,比如如何歸因,如何給出合理的回應,如何降低風險和評估影響,如何進行進一步溝通等等。響應能力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比如金融制裁、凍結相關嫌疑人/組織的的財產,通過締結條約補救,聯合國組織磋商,以及外交手段等。
多國已經預見,未來某天全球(局部)進入網絡戰難以避免。相關的法律制度,如情報法、國際法、刑法、隱私保護等,制度的完備,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受限于國與國之間法律體制的不同,目前整體都不夠完善。任何國家都不應該低估網絡攻擊的危害。對于國家網絡戰略的制定,弗吉尼亞 ·格里曼給出如下建議:
建設可持續的網絡安全生態系統、國際協調和信息共享、操作威脅響應、威懾和集體防御、整體利益相關方、更強的伙伴關系、增強網絡安全意識。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