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美國商務部又將中國28家企業、組織納入到“實體管制清單”,禁止這些實體購買美國產品并與美國企業合作。名單中的大華科技、??低?、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美亞柏科、依圖科技、頤信科技8家公司分別來自AI獨角獸企業和安防監控企業,但從企業性質來看,這8家科技企業均涉獵人工智能領域。這也是既華為之后,美國商務部的又一次無理制裁,但此次目標為何針對的均是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其中又透漏出美國怎樣的擔憂?
自2017年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戰后,中美貿易戰已經持續兩年之久,其中體現的是中國經濟崛起對美國世界經濟地位的挑戰。中國儼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技術發展對美國的實體經濟和產業都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貿易戰程度加深,貿易戰已經從基本的貿易關稅上升為實體企業制裁,美國企圖從根源上阻礙中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提高美國企業競爭力。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華為正在引領新一輪5G技術的快速發展,在5G標準核心必要專利申請上,華為以1,970件的專利數量拿下了第一。2019年9月初,華為宣布5G基站全球出貨量達20萬臺,全球5G商業合同則達到50份,發展速度遙遙領先。
美國本次制裁的8家人工智能企業主要涉及計算機視覺和安防監控領域,這些企業普遍擁有不同的技術優勢,其中安防巨頭??低暫痛笕A科技2018年的市場營收規模合計超過700億元。而以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為代表的計算機視覺企業已經擁有了成熟的商業化落地方案,并且從單一的軟件服務模式向軟件+硬件的一體化綜合方向發展,涉及領域也已經從最初的安防和金融,向無人駕駛、IoT、零售、交通、教育、醫療等多元化領域滲透。
本文將從政策、企業、人才、投資四個方面對中美人工智能產業現狀進行深入分析。
政策層面:人工智能上升國家戰略,中美政策不斷加碼
自2016年AlphaGo首次擊敗人類圍棋世界冠軍后,掀起了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熱潮。新一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即將到來,將為時代經濟發展賦予新的動能,并且深刻改變人類社會及世界的面貌。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把人工智能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6年,人工智能被寫入中國“十三五”規劃中,中國政府隨后密集出臺人工智能相關發展政策。2017年,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出臺把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此后不斷發布更加具體、細致化的相關政策。
2019年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啟動“美國AI計劃”,將美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上升至國家級戰略,以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維持國際領導地位,并確定八大重點發展戰略:
對人工智能研究進行長期投資。
為人工智能協作開發有效的方法。
理解并解決人工智能的道德標準。
確保AI系統的安全性。
為AI培訓和測試開發共享的公共數據集和環境。
通過標準和基準測量和評估AI技術。
更好地了解國家AI研發人員的需求。
擴大公私伙伴關系,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
企業層面:人工智能企業美國獨占鰲頭,中國加速追趕,領域各有特色
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研究中心的全球ICT監測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圍內共監測到人工智能企業4,988家,其中,美國以2,039家絕對領先數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次是中國的1,040家。而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占據42%;中國其次,擁有592家,占據23%。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動下,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幾乎以成倍的速度快速增長。
2019年2月7日,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布了2019年度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排行榜“AI 100”。這100家人工智能公司覆蓋了農業、汽車、企業技術、金融及保險、政府、工業、半導體、電信、零售等13個核心領域。
在這100家最有前景的AI初創公司名單上,有6家企業來自中國,分別為商湯科技、依圖科技、曠視科技、Momenta、4Paradigm、地平線機器人。其中,商湯、依圖、曠視3家企業業務涉及政府方向的計算機視覺領域,其余3家業務分別涉及無人駕駛、金融保險以及半導體領域。榜單中剩余企業則分別來自美國、以色列、英國、加拿大、德國、瑞典等國家,其中美國企業數量最多,超過70余家。
共有11家獨角獸公司入圍此榜單,總融資規模已經達到了62.54億美元。11家企業中,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位,依圖科技位列第六位,中國3家計算機視覺企業的合計融資規模占到11家企業的一半以上。
人才層面:美國占據人才高度,中國人才不斷崛起
根據騰訊研究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約30萬人,在AI產業人才分布方面,美國在AI基礎層占據絕對優勢,是中國的13.8倍。中國則在應用層與美國差距較小,美國約有78,700從業人員,中國約有39,200名員工,約為美國的一半。
在全球367所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的高校中,美國擁有168所,占全球的45.7%,中國則僅有20所。人工智能領域學術能力排在世界前20的學校中,美國占據14所,中國僅為3所,學術能力上仍存在較大差距。
從專利申請來看,1999年至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中圖像識別、生物特征識別、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音理解、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分支的發明申請及授權專利數量超過十萬項,其中,中國的申請專利占比為37.1%,美國僅為24.8%。
1998-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論文產出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以14.91萬篇居首,其次是中國的14.18萬篇,兩者差距逐漸縮小,中國并呈趕超之勢。同時,Web of Science收錄的高被引文獻中,中國文獻占比從2008年時的不足15%,提高至2017年的47%,表明中國人工智能的科研水平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但從發文科研機構和發文學者數量來看,美國還是大幅領先中國,美國發文科研機構和發文學者數量全球占比分別為43%和47%,而中國占比僅為5%和11%。
投資層面:美國人工智能投融資頻數最為活躍,中國投融資規模遙遙領先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中美兩國占據著全球AI領域融資的主要份額。2018年,中國AI領域融資金額達到了329億美元,美國融資金額則為169億美元,約為中國一半;從融資筆數上來看,美國2018年共計融資542筆,中國共計融資540筆,二者幾乎相一致。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單筆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巨額融資遠高于美國,在全球居于首位。截至2019年Q1,美國AI領域已獲得44億美元融資,中國獲得30億元;融資筆數上美國103筆,暫高于中國83筆。
同時,億歐智庫最新發布的《2019年人工智能投資市場研究報告》中,中國2018年人工智能市場投資額達到1,400億元,投資金額TOP5的行業為行業解決方案、機器人、金融、汽車和大健康。2018年投資筆數為337筆,較2017年稍有下降,投資頻數TOP5的行業依次為企業服務、機器人、大健康、行業解決方案和基礎元件。
普華永道和CB Insights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人工智能行業風投總額達到創紀錄的93億美元,較上一年大幅上升了72%。從投資看產業布局上,美國AI產業布局全面,在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尤其是在算法、芯片和數據等產業核心領域,積累了技術創新優勢;中國AI產業則更偏向應用層發展,甚至在人臉識別技術上有望超過美國,但在基礎算法的底層技術上與美國差距較大。
無論是投融資金額和投融資筆數,中美兩國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中國持續活躍的投資頻數和達到新高的投資額,都使中國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制裁并不全是危機,反向便是新生
綜合來看,雖然美國在人工智能的基礎硬件層面以及人才軟實力方面都還大幅領先中國,但中國持續活躍的人工智能投資市場和成熟的商業落地應用方案具有相對優勢。同時,中國廣闊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也能更大的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發展和追趕。因此,美國將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納入實體名單背后反映的是中美人工智能領域關于技術主導優勢和市場話語權技術爭奪戰。
當名單公示后,中國企業表示強烈的抗議,反對美國商務部把公司納入實體清單。多家企業在反對公告中表示,將采取相關應對預案,依靠自身的技術實力,提供優質穩定額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同時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走技術原創的發展道路。
2019年10月中國國慶閱兵,作為無人作戰模塊首次亮相的多款無人偵察機,是中國國防實力上升和科研技術實力的最好體現之一,同時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典型化代表。未來,中國偉大的復興之路必然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突破與崛起,中國人工智能前進的道路上會被更多的國外企業列為潛在威脅或競爭對象。因此,中國科技企業只有不斷完善自身實力,實現全產業鏈條,提高核心技術的競爭力,才能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