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被動元件廠紛紛改變思維,調整擴產的步伐,詳細區分應用市場,不再快速擴張規模,加上5G、AI、車用電子等應用拉動量和質一起提升。業內人士認為,被動元件行業過去那種缺貨漲價后,就要調整十年的循環現象很難再出現。
近期被動元件出現了止跌回穩的信號,但市場對被動元件是否景氣還持懷疑態度,擔心這會不會又是“曇花一現”。往回看一看,在2000年和2010年的時候,都曾出現被動元件大規模缺貨及漲價的情況,于是各廠家迅速擴產,但后續需求的成長沒有跟上,導致供過于求的情況嚴重,至少需經過近10年時間調整才能恢復正常。
業內人士分析,過去20年幾波漲價擴產風波下來,很多廠家已經支撐不住,陸續退出了市場,剩下的廠商也有所警覺,不再一昧追求規模經濟,就算需求巨缺的時候,也不會把產能一次提得太高,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存在,但是通過稼動率調整,可縮短庫存與價格調整的時間。
而且隨著高頻、高性能的應用如5G、AI,或是車用電子等帶動下,對被動元件的需求不只在量的增加,質也會增加,如MLCC 的陶瓷薄膜堆疊的層數增加,制程就會消耗較多的產能。
另一方面,目前各國大廠在被動元件應用區分也越來越清楚,業內人士指出,以目前MLCC 市場版圖來看,日系廠商積極轉向高容、小尺寸發展,韓國、中國臺灣等被動元件廠主力在常規型應用,也有助支撐價格走勢。
此外,下游電源、代工廠之前擔心缺料影響出貨狀況,因此積極拉貨建庫存,也推升被動元件價格水漲船高,但要是遇到反轉,高價庫存反倒成為累贅,因此,下游廠商嚴控庫存,壓在最低的安全水位,并依照手上訂單再去追加急單,也支撐被動元件廠稼動率。
業者認為,被動元件廠無論在本身的思維、跟下游的商業模式和以前相比都有所改變,加上趨勢應用有助于去化產能、提升稼動率,接下來被動元件產業要大幅回落的機會較低,整體行情變化循環的時間也會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