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疫情,公眾開始關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殺菌消毒。近期有些說法,稱微波爐也可以用來殺滅病毒。這是真的嗎?用微波爐來殺菌消毒有效嗎?下面筆者就來介紹下。
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微波爐通過發出微波(microwave)來加熱物品。微波是一種電磁波,由爐內的磁控管發出,傳導到爐腔內,以2450MHz的振蕩頻率穿透物品,物品內的極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質、糖等)即被吸引以每秒鐘24億5千萬次的速度快速振蕩,這種微觀震蕩的宏觀表現就是物品被加熱了。
微波爐可以殺菌嗎?可以
細菌是由水、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無機物等復雜化合物構成的一種凝聚態介質。食物可以被加熱,各種細菌也可以,原理一樣。微波的可吸收性、致熱性、可透射性使它能加熱細菌,破壞結構。
一是因為細胞結構被破壞。細菌的分子結構吸收微波能升溫,凝聚態物質分子間的作用力加劇了微波能向熱能的能態轉化,使細菌體內蛋白質同時受到無極性熱運動和極性轉動兩方面的作用,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或被破壞而失去生物活性,造成細菌最終死亡。
二是因為水分子的高溫。當微波遇到極性分子(如細菌細胞中的水分子)時會引起分子劇烈振蕩而產生分子熱(水溫迅速升高可達120℃,基本上等同高壓蒸汽滅菌的溫度),微波轉化成熱能,從而殺滅細菌。一般來說,一定強度的微波能在3分鐘內殺滅大腸桿菌;6分鐘內殺滅導致腹瀉、結腸炎的病菌。
廣東省衛生防疫中心給出過一份試驗報告,格蘭仕光波爐對食物有殺菌功效:牛奶樣品人工污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水樣品人工污染大腸桿菌,加熱3.5分鐘殺菌率達100%;對生豬肉、生魚肉、生牛奶和自來水樣品中自然污染菌,加熱3.5分鐘和10分鐘,殺菌率達100%;對豬肉和魚肉樣品人工污染沙門氏菌,加熱10分鐘殺菌率達100%。
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也出過一份檢測報告,美的變頻微波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肝菌殺滅率可達99%以上。
微波爐能滅活病毒嗎?不一定
病毒比細菌更小,結構更簡單。病毒粒子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內部沒有水分子。因此,病毒吸收微波時,少了內部水分子的高溫作用。因此,從表面上看,微波對病毒的作用要小一些。當然,由于冠狀病毒對熱敏感,微波的加熱功能也有一定作用,不過作用也就跟用鍋蒸煮差不了太多。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指出,根據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C保持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不過除此之外,目前筆者還沒看到有權威機構給出過微波爐滅活病毒的試驗報告結論。
如果你要使用微波爐對物品進行殺菌,最好使用濕的毛巾包裹物品,濕毛巾含有的水分能強化殺菌效果,并且保護里面的物品,防止烤焦。如果是布類制品,則要浸濕,用保鮮膜包起來,防止燒焦。
總的來說,微波爐對于細菌的殺滅效果是有效的,有過證明的;而病毒則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