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人員接觸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方式,但在疫情之下,如何同時保證物資供應是一個難題。無人駕駛技術在運輸物資上的應用,或許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在疫情期間,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配送車為山東提供蔬菜運輸服務,一次能夠運輸1500斤蔬菜。一清創新相關負責人于洋認為,以往人們對無人駕駛在不適合人類工作的場景應用關注較少,這次疫情是給大眾做科普、對市場做引導的機會。
有需要也能運送醫療物資
據于洋介紹,目前無人配送車完成的是點對點的運輸服務,完全實現無人駕駛模式。運載蔬菜由工人裝到車上,裝進特制的箱子里,一個箱子可以裝20斤左右的蔬菜,一車能拉75個箱子,大概是1500斤蔬菜。
工作人員為無人車裝載蔬菜
完成裝車后無人配送車可以自動駕駛到達目的地。每天無人配送車可以運輸兩到三次,具體運輸次數根據每天運輸量來定。
據介紹,此次在山東落地的無人配送車以自動駕駛為主,遠程駕駛則是作為整體自動駕駛技術的技術備份。使用遠程駕駛的情況有兩種,一是無人配送車到達新場景,此時需要進行數據采集和建圖。二是在車輛在自動駕駛當中遇到特殊情況,需要人工介入時,也將會轉換成遠程駕駛。每一次駕駛,車輛行駛參數會被記錄下來,方便后期查詢。
無人駕駛中的“遠程辦公新方式”
目前一清創新已和深圳一家醫院完成對接,未來會幫助醫院進行醫療物資運輸。與深圳另一隔離點也在溝通當中,將提供日常配餐服務。
疫情呼喚技術創新應用
挑戰與機會并存
于洋表示,此次疫情對一清創新來說,短期內會對公司運營有一定影響,遠程辦公影響溝通,開工延后也會影響車廠生產。此次在山東提供的服務,初衷也是希望通過技術造福社會和國家,所以是免費提供的。
對企業而言疫情帶來的損失在所難免,但于洋認為,對無人駕駛技術來說,此次疫情也是開發應用場景的機會,且是給大眾做科普、對市場做引導的機會。
于洋表示,無人駕駛不僅僅是人力的替代,降本增效只是目前無人駕駛應用的其中一個優勢。無人車之前一直被忽視的一點在于,無人車可以在一些不適合人類工作的環境中工作,如疫區、礦區等。以往對無人駕駛的關注更多在于勞動密集的工廠,對不適合人類工作的場景關注比較少。這次疫情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引導和思考。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采寫:南都實習記者 黃艷欣 南都記者 徐勁聰
關注:科研“戰疫”案例征集中
南都科創工作室聯合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正征集關于廣東孵化器及在孵企業助力科研“戰疫”典型案例,歡迎積極踴躍參與!案例征集郵箱:[email protected](案例+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