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三星今年就要量產5nm工藝了,國內的先進工藝還在追趕,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去年底量產了14nm工藝,帶來了1%的營收,收入769萬美元,不過該工藝技術已經可以滿足國內95%的需求了。
14nm及改進型的12nm工藝是中芯國際第一代FinFET工藝,他們還在研發更先進的N+1括N+2 FinFET工藝,分別相當于7nm工藝的低功耗、高性能版本。
根據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博士所示,N+1工藝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面積減少了55%。
N+1之后還會有N+2,這兩種工藝在功耗上表現差不多,區別在于 性能及成本,N+2顯然是面向高性能的,成本也會增加。
至于備受關注的EUV光刻機,梁孟松表示在當前的環境下,N+1、N+2代工藝都不會使用EUV工藝,等到設備就緒之后,N+2工藝可能會有幾層光罩使用EUV,之后的工藝才會大規模轉向EUV光刻工藝。
現在最關鍵的是中芯國際的7nm何時量產,最新消息稱中芯國際的N+1 FinFET工藝已經有客戶導入了(不過沒公布客戶名單),今年Q4季度小規模生產——這個消息比之前的爆料要好一些,進度更快。
為了加快先進工藝產能,中芯國際今年的資本開支將達到31億美元(該公司一年營收也不過30億美元上下),其中20億美元用于中芯國際的上海12英寸晶圓廠,5億美元用于北京12英寸晶圓廠。
作者:憲瑞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