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了《重慶市汽車電子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我市初步統計,我市現有汽車電子企業50余家,產值約200億元,到2025年,力爭全市汽車電子產業收入超800億元。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長安、中國移動、清華大學等單位建設的“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i-VISTA)”已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了智能輔助駕駛、通信及應用、自動駕駛測試服務能力。同時,《指導意見》指出,全市將構建三類汽車電子產業聚集發展區。記者獲悉,在空間分布上,我市汽車電子企業主要分布在兩江新區、高新區、渝北區等區域。
市經信委介紹,重慶圍繞本地整車配套,一批有實力的汽車電子企業在個別領域逐漸形成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如延鋒偉世通的信息娛樂系統、超力高科的車用空調、集誠汽車電子的車身控制系統等均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整體來看,在傳統的車體電子控制器、車載電子等領域我市具有較強的生產制造能力。
長安汽車、重慶郵電大學等牽頭的“重慶市汽車電子產業技術聯盟”和由聲光電公司牽頭、整合中電科集團相關資源的“中國電科汽車電子產業聯盟”相繼成立,產學研協調合作逐步推進。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大陸集團已在渝設立研發中心,將致力于開發汽車電子產品應用、新能源汽車及工業領域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恩智浦汽車電子應用開發中心已正式落地,在傳統車身、新能源、無人駕駛和智能互聯四大應用以及九大技術領域建立基礎技術平臺。
我市將圍繞新能源汽車電子、智能網聯汽車電子及其它汽車電子領域,重點推動新能源汽車“大小三電”、燃料電池電堆及核心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配套發展,以及高級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系統、人機交互系統、車載操作系統、算法軟件等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配套發展。并結合全市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現狀和各工業園區特點,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構建三類汽車電子產業聚集發展區。
一是支持兩江新區、渝北區等區域打造研發創新集聚區,開展先進汽車電子研發創新。
二是支持兩江新區、高新區、渝北區等區域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區,加快培育汽車電子特色產業集群。
三是支持兩江新區、高新區、渝北區、永川區等區域打造推廣應用示范區,構建汽車電子大規模示范應用的環境。
目前,重慶圍繞汽車產業“新能源+智能網聯”的發展方向,加快發展新能源三電系統、導航與娛樂系統等相關企業,引入了深圳得潤電子生產車載充電機,培育了北斗星通、桑德科技等發展汽車影音、導航系統產品。長安汽車與百度合作,借助百度強大的搜索數據庫、云服務和相關軟件技術共同研發智慧汽車。
市經信委介紹,重慶深入實施我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將汽車電子產業作為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重慶市汽車電子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渝經信發〔2020〕1號),作為我市推動汽車電子產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以明確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目標、重點、方向、路徑和措施,把發展汽車電子作為推動我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工程,努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汽車電子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