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通行證成本低易管理
在四川,2月中旬,由內江市委政法委牽頭,中國電信內江分公司創新研發的“電子通行證系統”在內江市正式上線運行。居民只要通過手機掃碼,并按照指示填寫姓名、聯系電話、家庭住址、行程及健康信息等相關的個人信息,即可生成一個電子通行證,每次進出小區掃碼刷證即可。
該系統將用戶劃分為“一直在本地”“省內返回”“省外返回(不含武漢)”“武漢返回”四類,并以綠色、藍色、黃色和紅色進行區分,如果是后兩類,后臺將自動把信息反饋給小區、社區,由對方定向強化對接。
目前中國電信將這一模式在全國復制,形成了“天翼智慧社區電子通行證”。電子通行證具備方便、快捷、安全等特點,居民只需要進入微信小程序端,錄入基本信息便能生成電子通行證,憑借通行證和體溫正常即可快速進入嚴控管理的小區,整個過程不到30秒鐘即可完成。
除了住在小區的居民,天翼智慧社區電子通行證還可以為訪客提供電子通行證。首先進行訪客預約,居民小程序端面向業主提供訪客預約,業主填寫申請功能,包含訪客防疫信息的填報。其次是安全審批,智慧社區管理平臺為物業管理者提供便捷審批功能,安全存檔留痕。通過審批之后,生成安全二維碼電子通行證,可以通過微信分享、短信發放給訪客。最后,物業小程序端提供掃碼審核功能,為小區出入口管理員提供低成本、無接觸、快速安全的訪客管理。針對近日上線的智慧社區電子通行證,中國電信承諾,全國2萬個社區可免費使用至6月30日。
而在“天翼智慧社區電子通行證”之外,中國移動也推出了“和小區電子通行證”,中國聯通推出了“聯通釘釘電子通行證”。
為網格化管理增強數據依據
應對此次疫情,社區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關鍵防線,而把好社區這道防線,城市的網絡化管理尤顯重要。目前除了武漢,還有一些地方在全域推行電子通行證,既方便了小區物業和居民,也對網格化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持。
城市網格化管理是一種革命和創新,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它的管理手段數字化。從過去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轉變為主動、定量和系統的管理。
從北京來看,全市網格化城市管理系統已經實現全覆蓋,包括299個街道(鄉鎮)、6045個社區(村)、567萬個城市部件,管理覆蓋總面積約1.29萬平方公里。網格管理既針對各個公共物件,也針對大小街道和社區。在社區疫情管控上,按網格分工負責是壓實責任的重要手段。
訪客管理是物業管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傳統的訪客管理主要依賴于物業人員長期駐守登記處對來訪人員進行登記,費時又費力。
新的電子通行證,將二維碼與訪客管理進行融合,無需硬件部署,只需通過低成本的小程序便可實現訪客管理系統科學化、智能化。對于訪客來說,這種便捷、有效的管理模式切實提升了訪客的來訪體驗,它不需要訪客再去登記處進行繁瑣的登記手續,直接通過預約再自助掃碼通行,整個流程只需幾秒就可完成。
對于物業來說,電子通行證的使用,也直接避免了訪客與登記人員之間產生糾紛的可能性,不僅節約了物業人工管理成本,更有效地提高了物業的管理效率,推動物業管理智慧化轉型。同時,訪客預約自助通行也保證了訪客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訪客數據信息存儲于天翼云,具備運營商級別高可靠性,信息留痕透明,方便后期查詢和統計,真正做到管理高效、服務便利、區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