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上的機油還能不能繼續用,如果想要精準地檢測,只能送到實驗室了。專業的紅外光譜儀,分析里面水分含量、氧化程度、添加劑損耗程度等等指標。我們車上的機油更換提示系統當然沒那么高級的,又不能把實驗室塞在車里面,但并不是說這個系統沒有用。
倒計時結構的最不準
市面上的機油更換提示系統,主要分成3大類。
第1種,叫做“家庭主婦派”,大部分的車子都是這一類的,實際上就是個倒計時結構。
就好像你家里燉湯的時候,「嗝」一轉,「噠噠噠噠噠叮~」1個小時到了,它會告訴你的。
我們每次去保養,4S店都會重置這一遍的,這個數字4S店可以改的,說明書上寫著7500km一換,他給你旋到5000,5000車子就叫起來了。
就是說:不管你加的是全合成油還是礦物油,怎么樣的開車習慣,只要里程數一到,就是屏幕上彈出來,叫你保養去了,它都不管管這種東西的。
另外,有時候4S店是不是忘記掉了,或者修車子,保養做完了,他沒注意這個東西。
你保養完了,提示還是留在那邊,沒有去消掉,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這種倒計時結構其實是不太準的,頂多就起到一個remind(提醒)的作用,“「誒」注意身體啊”,差不多就這意思。
通用系指示器相對準確一點
第2個派別,叫做“福爾摩斯派”,真相只有一個!
相比“家庭主婦派”,它參考的維度就要多得多了,而且可以精確顯示機油剩余壽命還有百分之幾。
通用系的參考維度會多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通用汽車的機油壽命計算系統,叫做“GM Oil Life Monitor System”,95%的通用汽車都搭載了這個系統。通用打錢!
根據通用汽車官網的描述,這套系統主要參考的變量:時間、發動機轉速、發動機溫度、冷卻液溫度、汽車負載情況等等,蠻多了。
除此之外,還會考慮駕駛習慣除此之外,這個系統還考慮到不同人的駕駛習慣,同樣的機油、同樣的車子,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開法的。
有的人高速跑得多,有的天天市區堵在那邊,最后顯示出來的剩余壽命本來就應該不一樣的,對不對?
通用的做法是把每個車子的情況,和他們后臺的統計數據庫做個對比。
就好像福爾摩斯破案一樣的,根據以往經驗和邏輯思考,判斷一下,猜一猜。
數據庫里面,是儲存了幾百萬公里的車輛行駛實驗和油液分析結果的,通過一些補償算法,就能得出比較精準的機油情況了。
所以這個類型的換油提示,相對來說還比較準,也還好用用的。
精確計算的指示器最準
第3個叫什么?第3個派別,叫做“工程師嚴謹派”。
精確計算的主要以寶馬、奔馳為代表精確計算的代表人物,想想嘛也想得到:寶馬、奔馳,就這種德國車,是吧?
寶馬的叫做“CBS車況提示功能”,奔馳的叫做“ASSYST主動保養提示系統”。
前面講了,“福爾摩斯派”是推的、是算的、是想的,對吧?這始終是軟件層面的東西。
就和動畫片柯南一樣的,最后都是把兇手的作案動機、手法推理出來,讓兇手自己來承認:「嘿」真的是我,我也逃不了,是吧?
但其實他沒有什么直接的證據的。
如果機油里面,比如說:不小心混了點汽油進去,或者掉了點冷卻液進去。
比如說:有些某田的車子,搞出了一個“機油門”這種情況,那“福爾摩斯派”是算不出這種東西來的。
“工程師嚴謹派”裝了機油狀態傳感器“工程師嚴謹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它的這些東西都是有證據的,都是直接可以監測的。
除了參考機油溫度、發動機轉速這些指標,它還裝了什么東西?機油狀態傳感器,它是實時監控機油的介電常數,來判斷機油的情況的。
這有點像醫院里面的ICU,各種插管夾在那邊,很多監控器,「嘟嘟呵」,就是呼吸、心跳、脈搏都有的。
寶馬的機油狀態傳感器就裝油底殼上的,這種系統對機油情況的判斷,相對這幾個來比的話,它是最準確的了。
機油更換提示準不準,看是哪種類型
總得來說,機油更換提示有沒有用?有用!準不準?主要還是看我們車子屬于哪種類型了。
如果我剛才講的,“福爾摩斯”的或者是“嚴謹”的,每個保養周期的提醒間隔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參考意義是會比較大的。
如果是第1種“保姆式”的,就倒計時,我們參考更多指標,也只能靠自己判斷了。
比如說:保養手冊、機油瓶上面說的更換周期,就是比較概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