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網 4 月 8 日訊,據悉,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正在進行一個名為“Project3F”的項目,即低速行駛范圍內的容錯性無人駕駛車輛。利用無人駕駛接駁車將游客安全地從 A 點送到 B 點,確保即使出現技術故障或突然出現障礙物時,該車仍可安全地移動。
Project 3F 項目從德國聯邦經濟事務部(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獲得了 430 萬歐元的資助,博世為該項目的領頭人,還包括三家其他公司、一個大學以及一個研究所:分別為 StreetScooter、RA Consulting、FZI 信息技術研究中心、Finepower 以及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sity)。該項目團隊關注于確保即使發生故障,車輛不會完全失效,還可以繼續行駛。
要實現以上功能,首要解決方案是增加冗余系統,即復制相關安全功能。例如,為了可靠地探測障礙物,研究人員在車輛周圍的多個地方安裝了幾個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讓其能夠從不同位置探測周圍環境,提供 360 度鳥瞰圖,創造了一種 3D 保護區以避免盲點,讓其不僅能夠探測到道路上的障礙物,還能發現懸掛的樹枝等物體。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構建容錯機制,即子系統的故障至少可由其他功能進行部分補充。例如,如果行駛過程中,樹葉粘在傳感器上或某個方向上的如垃圾桶等大型物體完全阻擋了視線,導致車輛無法探測到某個區域,該車就會減慢速度。這些解決方案都確保無人駕駛接駁車能夠更安全的行駛。
該自動駕駛接駁車的旅行數據以及當前的技術狀態也能從車輛中傳送出去再傳送回來,因此可以來回傳輸診斷、監控和控制三個不同功能的信息,因此比遙測技術強三倍,為能夠被遠程監控、修復,甚至控制(如打開車門)的自動駕駛接駁車車隊奠定了基礎。這意味著,如果車輛在達到故障探測和功能補償的極限時能夠得到幫助,或者此類車輛只需簡單定期維護。
上述研發項目都在幾條測試軌道上進行了測試:博世 Renningen 研究園區,有兩輛接駁車在一個有行人走動的場地附近測試了交通服務;在亞琛工業大學附近的創新園區,以及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DHL 的一個倉庫附近,部署了一輛物流車測試駕駛員與自動化車輛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