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大阪一家國立醫療機構日前成功研發出小型“人工肺”(ECMO),在本次疫情中給挽救新冠重癥患者帶來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傳統普通型ECMO,小型“人工肺”安全性更高,操作更簡單,可有效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救治效率。
什么是人工肺?
人工肺其實就是醫療中用到的“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俗稱“葉克膜”、“人工肺”。它是一種醫療急救技術設備,主要用于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
ECMO的本質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別起人工肺和人工心臟的作用,可以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癥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ECMO是目前針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ECMO設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心肺功能沒有恢復可能的病例,仍能通過日益強大的移植技術來脫離ECMO達到康復。
比如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利用ECMO設備救治患者的案例中,就是在患者體外安放一個人工膜肺,從而替代患者的肺進行工作,患者自身的肺部能夠得到充分的治療和休息,等到患者肺部感染癥狀消失后,病發時的缺氧癥狀得到改善,患者自身的肺能夠承擔起機體功能時,體外膜肺就可以撤掉了。之后,人體自己的肺就可以維持自身正常運轉,從而成功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除了對心肺功能疾病的救治以外,部分被認為是禁忌癥的疾患,也可采用ECMO技術與移植技術的結合,達到理想的救治結果。
高端醫療電子器械國產化難題仍存
醫療界流傳勝廣的一句話叫做“ECMO一響,黃金千萬兩。”
意思是指ECMO設備專業門檻高、費用昂貴。據悉,一臺ECMO的開機成本就需要7萬左右,配合患者的后續治療,每天還需要花費1-2萬,一周算下來費用至少14萬元。
而在國外的ECMO開機成本則更加高昂,據華西證券報告顯示,在國外ECMO開機費用需10萬美元,甚至有超過54萬美元。
由于ECMO設備的高精尖特性,目前全球僅有10余家廠商能夠研發生產ECMO設備,最出名的就是瑞典的邁維柯、美國的美敦力和英國的索林三家公司,中國的400余臺ECMO大多來自他們。而國內目前尚無本土廠商能夠生產ECMO,足以見得該項技術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