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聯發科已經錯過的4G機會,而在眼下,它正面臨新的挽救市場、沖擊高端的艱難戰役。這是一場硬仗,一面是躊躇滿志的聯發科和天璣系列,一面是叫好卻不知是否叫座的手機廠商與消費者。
一再錯失機遇的聯發科
2016年年末,這一年的聯發科營收大漲,但毛利率大衰退,創下新低,而在此背后是聯發科在定位、生產和營銷中的隱患。
2017年聯發科的營收也開始下跌,全年總計收入2382億元,跌幅為13.54%,同年聯發科的智能手機處理器芯片出貨量大幅下滑,市占率位居第三名,共15%。
當時,聯發科的重磅產品Helio X30面市,這款被公司寄以厚望、視為挑戰高端的手機處理器芯片,在整個中國市場,只有魅族和美圖手機愿意嘗試。
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可歸因于產品路標進展緩慢及3G處理器需求急劇下降,這導致了聯發科在主要的中國市場份額下跌。
去年初聯發科完成了與晨星半導體的整合,兩家合并之后,聯發科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手機芯片的價格可以比較穩定一些。
兩者合并后,聯發科對組織架構進行了一次調整,將事業群劃分為以手機為主的無線產品事業群、智能設備和智能家居三類,其中智能家居囊括了電視芯片、顯示器芯片和時序控制器。
一系列整頓有所成效,在2018年10月股價跌至谷底的200新臺幣后,聯發科開啟了超過一年的股價回升之旅,至2019年底已經升至450新臺幣,漲幅超過100%,其市占率、毛利率均呈現回升趨勢,雙雙超過40%。
5G沖擊高端卻屢受打擊
3G時代是聯發科的輝煌時代,連高通都對其忌憚三分;4G時代的聯發科錯失良機,多方原因使得聯發科被迫放棄高端芯片市場,專攻中低端芯片。
重啟高端市場的聯發科,想要搶先進入5G市場,“天璣”以“指引5G方向”的意蘊,成為聯發科新一代高端芯片的名稱。
5G時代自然是聯發科崛起的機會,短時間內已經發布多款5G芯片:天璣1000系列、天璣800系列。
自從進入到2020年以后,各大國產手機廠商似乎都已經不再留戀4G手機市場,紛紛進入到全新的5G手機時代開始博弈,但由于高通驍龍765G、驍龍768G等中端芯片都遜色于華為麒麟820芯片。
所以對于很多國產手機廠商而言,面對高通中端芯片失去了優勢以后,也是直接將希望寄托于聯發科身上,畢竟在中端芯片市場擠牙膏的高通,顯然已經不能夠肩負重任。
此前聯發科芯片的性能確實很一般,但是在2020年左右,聯發科倒是推出了不少高性能的產品。
當然在聯發科沒落的過程中,也有人稱聯發科一定程度上是被小米坑了一下。當年聯發科和魅族合作,魅族將聯發科的芯片用在了高端機上,努力的給聯發科營造高端芯片的氛圍,后來小米將聯發科的芯片用到了千元機上,聯發科馬上“悲劇”了,檔次瞬間就被打了下來。
用天璣1000+和天璣820再度發力高端
5月7日,聯發科召開了一場線上媒體溝通會,推出天璣1000的升級版“天璣1000+”,增加了對144Hz刷新率的支持,并在5G、性能、顯示等方面有所提升。
不難看出,升級版的所有新增功能,都在迎合著今年旗艦智能手機的主流賣點,也側面體現了聯發科對“天璣”的執著與期待。
5月19日,vivo將發布首款搭載該芯片的手機iQOO Z1,此前iQOO Neo 3已將高通865手機的最低價格拉低至2698元。
那么,Z1的定價如何,未來銷量又將如何,或許將為聯發科此次的“高端戰役”寫下一個初步的結果。
根據官方介紹,這款天璣1000+搭載MediaTek 5G UltraSave省電技術、HyperEngine 2.0游戲優化引擎和MiraVision芯片級畫質引擎、支持144Hz高刷新率。
同時,來自iQOO手機的消息也顯示,在接下來的新機上將全球首發這款天璣1000+。屆時,搭載聯發科旗艦級5G SoC的新機也將加入5G手機市場的競爭中。
而在此期間推出的5G機型,除了擁有自研處理器的華為外,多是搭載了來自高通的5G SoC。
其中,同樣定位旗艦級別的高通驍龍865 5G SoC,頻繁地出現在多個品牌的旗艦或高端產品上。
除了天璣1000+之外,聯發科還為千元機準備了天璣820處理器,表現同樣搶眼。天璣820采用臺積電7nm制程,CPU由4個2.6GHz的A76+4個2.0GHz的A55組成,安兔兔跑分高達40萬,而麒麟820的分數只有38萬+。
這對高通處理器手機來說沖擊非常大,在2499元上其他品牌手機上搭載的高通5G處理器也就高通銷量768G,和天璣1000+差距實在是有點大,并且天璣1000+還支持144Hz的屏幕刷新率。
就目前來看,聯發科的高通芯片打的是價格戰,在性能差不多的情況,天璣1000+的價格優勢會變得更加明顯,搭載天璣1000+的產品可以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結尾:
聯發科低價格的策略很適合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只是價格便宜可能還不夠,因為聯發科已經很多年沒有推出高端芯片了,手機產商們難免會抱有懷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