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5 日訊,美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將共計 33 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
理由是,這些機構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所使用美國的商品和技術,存在被用于軍事項目的重大風險。據悉,這些企業及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后,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這意味著進入名單的企業無法與美國有著任何商業交易。
據了解,此次涉及的中國公司及機構,包括奇虎 360、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K 急送、云從科技、東方網力、快急送物流(中國)有限公司等 33 家科技企業以及機構。
云從科技在關于美國實體清單的聲明中回應:云從科技在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商業活動,通過制定并實施嚴格的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的倫理標準,并基于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研技術以及產品向客戶提供服務,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云從科技回應表示,對該決議表示遺憾,并且已經對相應情況做好預案。
360 發布聲明稱,堅決反對不負責任的指責,并反對美國商務部把商業活動和科技研發政治化的做法。360 強調,無論遇到何種動機的打壓和不公正待遇,360 都將不變初心,繼續秉承公司的價值觀,堅持創新和發展核心技術,打造數字時代的安全基礎設施,做好我國政府、企業基礎設施的網絡守護者。
所謂的實體清單,指的是美國政府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作為出口管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從市場的角度去看,這其實也是一份“黑名單”, 企業或機構一旦被美國列入這個名單,就會遭到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國際供應鏈隔離,基本上被剝奪了在美國的貿易機會。
美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將中國的實體拉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名錄。2019 年 5 月 16 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企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該消息一出,轟動一時,國內企業紛紛表示反對。而美軍給出的理由也是“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可見,美國這次將 33 家實體拉入清單的理由跟華為非常相似。
此前,針對美國進一步制裁華為行為,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外交部在 5 月 16 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中國將堅決捍衛本國企業的合法權利,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華為等中國公司的“不合理打壓”。此外,外交部在聲明中還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行為“摧毀了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
有消息人士稱,如果美國堅持對華為進行打壓,中國將對美國采取強硬的反擊措施。據悉,《環球時報》指出,中國將依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和《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對高通、思科、蘋果等美國企業進行調查,并限制其在華業務,此外,中國還將暫停采購波音公司生產的民航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