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廈門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項目集中開工。
本次全面開工儀式與廈門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連線。早上10時許,廈門市市長莊稼漢正式宣布項目開工。 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東、市政協主席魏克良等廈門市四套班子領導在場見證。
火炬高新區本次集中開工項目8個總投資約52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77.9億元。
電氣硝子液晶用玻璃基板三期
擬引進具備生產10.5代TFT玻璃基板以及下一代顯示器用的LTPS和OLED玻璃基板能力的設備進行生產,產能規劃1500萬㎡/年,計劃于2021年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7億元。
東亞納米科技園項目
主要為ta-C類金剛石納米涂層鍍膜設備及工藝用房,計劃于2023年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5億元。
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
建設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基板尺寸1500mm*1850mm),設計產能為月加工柔性顯示基板4.8萬張,項目計劃于2023年竣工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260億元。
韋爾通產業園項目
總投資13000萬元,用于建設研發中心和制造中心等,總建筑面積約50000平方米,計劃于2023年建成,項目投產后每年將貢獻總稅收約5000萬元,帶動周邊人口就業。
宣凱(廈門)科技數控機床生產基地(廠房三期)
項目位于廈門市翔安區馬巷鎮洪溪南路 53 號,項目總用地面積 32273.430 ㎡,總建筑面積 86537.453 ㎡。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擬建設數控基床生產基地,計劃于2021年竣工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5000萬元。
弘信電子柔性電子電路產能擴充一期項目
項目采用公司自主研發的精密蝕刻技術、垂直連續電鍍等關鍵技術及工藝,購買覆蓋膜假貼機、自動光學檢測機、ICT檢測機等生產及檢測設備,對公司現有的生產線進行改造,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柔性電子電路生產基地,計劃于2021年完成達產。將形成年產60萬平方米高端撓性印制電路板的生產能力,預計完全達產后新增產值約12億元。
信達半導體項目
項目計劃投資9000萬元,引進固晶機、焊線機、點膠機、快速分光機、編帶機、自動脫料機等國內外最新的LED封裝生產設備,提升公司顯示屏用LED封裝工藝技術,擴大產能,增強公司LED封裝及應用產品的市場核心競爭力。計劃于2021年建成,項目完全達產時,預計可實現約3億元的年產值。
這8個項目均為產業項目,主要涉及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新材料等產業,建成投產后將對各相關產業鏈,起到有力的強鏈補鏈延鏈作用。
特別是天馬、電氣硝子等部分項目還將帶動產業鏈條代際升級,推動我市制造業進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平板顯示產業是廈門市首個產值超千億級的產業,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廈門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的重要集聚區域。
同時,項目的全面開工,對廈門市“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戰略部署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也是廈門搶抓國家“新基建”發展機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舉措,對提升本地產業發展質量和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雙重重要意義。
平板顯示產業是火炬高新區首條千億產業鏈,也是火炬高新區的第一大產業。
多年來,火炬高新區通過外引內培,積極推動平板顯示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交出亮眼成績單。
在各類數碼產品需求量井噴的大背景下,火炬高新區再次展現超高的前瞻性,緊抓國際平板顯示產業轉移這一機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產業鏈招商,相繼引進電氣硝子玻璃基板、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宸鴻穿戴式及3D觸控模塊等一批重大項目,創造出新一輪“產業鏈效應”。在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的引領帶動下,2019年,廈門市平板顯示產業實現產值1465.3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居于廈門市12條千億產業鏈前列。
就在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質量評價結果,廈門火炬高新區電子信息(光電顯示)產業獲評最高等級的“五星級”。
火炬高新區如疾風般的發展步調
將會帶來巨大的驚喜
為“火炬速度”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