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可穿戴設備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目前全球范圍內威脅人類健康的四大重要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其中心腦血管疾病全球每年近一千八百多萬的死亡人數,幾乎是癌癥死亡率的兩倍。同時我國在腦血管疾病方面又是全球中風風險最高的國家。
在科技迅速發展,藥物不斷研發之下,為什么心腦血管疾病沒有得到控制?張元亭教授作出解答:“這反映的正是一個前瞻性問題。即我們必須有前瞻性,相比后期治療,要更注重早期預防,在沒發病之前盡量進行早期干預,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改變。
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提倡一個叫健康工程的概念,健康工程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疾病的早檢測早預防、早診斷早干預及早治療早康復。”對于在健康工程方面的推進,張元亭教授現場也帶來一則重要消息:香港城市大學與牛津大學已于日前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在香港成立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加強雙方在心腦血管健康工程學方面的合作研究。
這意味著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全球醫療領域關注的一個焦點,而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療干預和預警則是目前極具潛力的朝陽產業。其中,如何對血壓進行合理的測量也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對此,張教授接著介紹道“我們提出了可穿戴式、無擾式血壓設備的概念,從有袖帶血壓測量到無袖帶血壓測量,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而近20年來,我們解決了這其中一系列的核心技術。”
他將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趨勢稱為超級智慧(SUPER-MINDS),包含五化五性系統:小型化、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和標準化,安全性、個體性、無擾性、高效性及魯棒性。目前能夠將這些特性結合的柔性血壓計,是未來一大發展趨勢。可穿戴設備下一步要發揮更好的作用,必須要和智慧醫療相結合,利用傳感和信息手段,讓病人和醫院建立聯系,對疾病進行預防預測,從而實現智慧健康的概念,這也正是智慧醫療今后需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