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無疑是未來整體電力系統的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與此同時,它的建設推廣,將促進家居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有助于智能家居的應用普及。
美國2008年就出現了智能電網城市,并于2013年在佛羅里達州建起首個大規模智能電網;德國“E-Energy”計劃總投資一億4千萬歐元,2009年至2012年在6個地點進行智能電網實證實驗;日本計劃在2030年全部普及智能電網;我國國網公司規劃,在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不久的將來,這一趨勢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更智能、更環保的智慧生活模式即將開啟。
國家正在大力推進智能電網的工作,前端的智能電表安裝很快,但后端數據整合還遠跟不上。此外,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力調度系統的智能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自“十二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一體化調度運行體系,要求信息通信的運行監控、故障處理、調度指揮實現“大融合”,這對電力通信技術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
2012年2月14日我國正式出臺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圈定了重點發展的九大應用,包括產業類的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環保,以及民生類的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醫療和智能家居。
如今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各地智能小區/樓宇的建設,小區/樓宇是城市中聚眾居住最基本的單元,也是智能用電的最終端。智能小區除滿足基本生活功能外,還要考慮安全、健康、節能、便利、舒適五大要素,隨著智能電表和用電采集系統的普及,能夠使居民家中與電相關的生活體驗變得更加便捷。
對重點企業的調查分析,我國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機構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與建設成本過高,經營管理中協作不充分的問題。從總體上看,存在地區不平衡,還較多停留在表面應用層次上,沒有深入到企業的運行、管理各個環節。企業信息化投資不足和缺乏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是存在的兩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