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兩年,因為美國對國內的限制,大家對小米自研芯片的發展倍加關注。雷軍昨日則在其微博表示:“公司自2014年開始做澎湃芯片,2017年發布了第一代,后來的確遇到了巨大困難。但這個計劃還在繼續。等有了新的進展,再告訴大家?!?/p>
小米澎湃造芯歷程
2014年10月16日,小米和聯芯合力靜悄悄地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叫松果電子;2015年7月6日,完成芯片硬件設計,第一次流片,9月芯片樣品回片,9月24日凌晨1點48,小米松果芯片第一次撥通電話。
歷時28個月,澎湃S1正式問世。猶記得2017年2月28日那個澎湃的時刻,小米正式發布了其第一代手機芯片“澎湃S1”。此舉也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的第四家擁有自主研發手機芯片的手機廠商。確實,要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芯片這個命門自然要握在自己手里才保險。
澎湃S1采用八核64位處理器,擁有28nm工藝制程,包含四個2.2GHz主頻A53內核以及四個1.4GHz主頻A53內核,GPU為四核Mali-T860。由于同時加入了圖像壓縮技術,可以減少內存帶寬占用。但由于這款處理器存在著太多的缺陷,搭載這款處理器的小米手機5C的銷量也不怎么樣,此后澎湃處理器再也沒能出現于小米手機中。
自澎湃S1之后,業界對下一代產品頗為期待,澎湃 S2 在2018年11月傳出連續五次流片失敗的消息,還有說可能用于無人機上,遲遲沒有發布也使得大家猜測小米是否放棄研發。不過據小米高管透露,澎湃芯片還在做,而且值得期待。
手機SoC芯片的難度超乎想象,技術要求非常高,而且澎湃S2的定位是一款高端處理器,難度更高。進入 5G爆發時代之后,市場對SoC基帶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新玩家來說極其不友好。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