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上,我們見識到了華為打造“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的決心。我們甚至認為,若非國際貿易格局發生極大變化,華為如今構建“全場景”生態的速度大概還會比現在再快上許多。
在上周《鴻蒙2.0具體有哪些改進?明年華為手機都能用上》一文中,我們大致上闡述了華為自己在生態布局中的一些技術特色,以及將來面向手機及各種IoT設備的HarmonyOS操作系統的“全場景”“分布式”理念。
在真正踐行華為這些技術的道路上,開發者對華為來說,才是技術能否推行且在全球范圍內鋪開的關鍵。所以華為開發者大會的主題演講上,包括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內的多名發言人,都提到了生態構建要遠遠難于技術本身。畢竟是挑戰如今業已成熟的兩大移動生態,此前的不少挑戰者都已經敗下陣來了,華為又憑什么在市場上有生存空間,甚至獲得成功呢?
不管華為在會上表達了多少“開放”“賦能”這些概念,其本質都著眼在吸引開發者進入到自家生態。這其實是很多新生生態在前期的重要宣傳點。比如說早年的BlackBerry 10,在系統尚未正式問世,就已經在積累可上架到應用商店的資源,并舉辦大量開發者活動,給予開發者充分的補貼和獎勵。但很顯然黑莓并沒有成功,不管前期陣仗有多大。
那么華為的底氣在哪兒呢?雖然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并不簡單,不過我們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可以看到一部分依據。
HMS Core本身的技術價值
在上一篇談HarmonyOS 2.0的文章里,我們大致上介紹了一下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的概念和能力。在我們看來,HMS其實很像華為籌謀已久的一種,令Android與上層應用實現部分脫耦,甚至產生開發粘性的重要方案。
廣義的Android系統包含了AOSP+GMS兩個部分,原則上AOSP是開源的,而GMS(Google Mobile Service)不開源,它屬于谷歌掌控Android生態的戰略構成。從消費用戶的角度來看,谷歌地圖、Play Store以及廣告服務等等在內的谷歌框架,都屬于其中的組成部分。這一點,其實和HarmonyOS+HMS模式很像。
雖然在能力上有差別,不過HMS的確是用以替代GMS存在的。從華為的規劃來看,HMS Core不僅能應用在現在的Android系統上,也能建立在即將大規模鋪開的HarmonyOS之上。所以華為的現有開發者資源,包括加入HMS出海生態聯盟的開發者,將來要過渡到HarmonyOS,過程應該也會比較無縫,包括華為特色的“分布式技術”能力。(雖然不知DevEco是否能夠一次開發,就同時打包面向兩套系統的方案)
從最直觀的角度來說,HMS也有GMS那樣的一些基礎能力,包括我們在先前文章中提到的“支付引擎”“廣告引擎”“瀏覽引擎”“地圖引擎”和“搜索引擎”。這幾個能力的構建,其實都不容易,而且其中的好些項目都是谷歌的傳統強項,是蘋果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雖然我們不清楚華為如今在這些能力上的具體水平,不過從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的介紹來看,華為在這些領域相當有自信。以“地圖引擎”為例,張平安在主題演講中提到了,地圖引擎“開放了11項能力”(路線規劃、拖拽式3D場景布局、全場景空間計算能力、位置搜索、地理圍欄等),Location Kit能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定位精度要求,其中已經細化到室內導航的亞米級定位,甚至厘米級定位——定位技術包括北斗衛星導航、RTK高精度亞米級定位技術、FTM高精度室內定位技術等等。
考量“如何做到室內導航的與眾不同”,顯然在能力上已經相當不簡單。不知在地理位置服務上是否加入了國內一些在這一領域的傳統強者合作伙伴。張平安提供的數據是,已經有“2000+海外應用集成了HMS Map Kit”,說明其成熟度已經比較高。
再比如搜索引擎,以“Mobile First”移動搜索場景考慮為先的方式,已經觸及“170+海外國家/區域”,覆蓋“50+語言”?!氨热珉娚虘?,嵌入華為搜索引擎——我們提供定制化的搜索引擎,愿意全力開放給合作伙伴?!?/p>
以上是“HMS五大根服務引擎”的兩個例子。除了“HMS五大根服務引擎”,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也著重提到了HMS Core 5.0更新的圖形技術相關Kit,包括Computer Graphics Kit、Scene Kit,后者是一個面向3D應用的輕量化渲染引擎服務,從資料來看也包括了PBR管線、粒子效果等;以及AI相關的機器學習ML Kit(及開源用于端側inferencing的MindSpore Lite框架);還有華為影像技術能力的Camera Kit等。這些都是通過HMS生態賦能給開發者,其中包含了大量API的組成部分。
來看初期成績單
這個模型看起來是相當理想的,而且從華為開發者大會公布的不少數據來看,前期效果也是理想的。比如“中國游戲公司莉莉絲與華為聯合品牌營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莉莉絲旗下的兩款游戲《王國崛起(Rise of Kingdoms)》及《劍與遠征(AFK Arena)》月新增下載均超過140%?!?/p>
與此同時HMS Core到今年提供56個Kit,以及12981個API——去年這兩個數字還是14和885。全球注冊開發者,從2019年的91萬,增長至2020年的180萬;集成HMS Core的應用,則從2019年的4.3萬增長到了今年的9.6萬;“海外精品應用”上架數一年內增長10倍,如今已經有7.3萬——這些都是華為自己公布的數據。
“HMS Apps服務全球170+國家和地區的用戶”。這些成績自然在推動HMS生態本身持續完善。所以余承東才說,“在180萬開發者的支持下,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破土而生”。
當然,這些不只是HMS Core技術能力本身,以及HMS出海生態聯盟造就的成績——更多對開發者的扶持計劃,以及完善自身的技術、市場吸引力也都十分重要。這里我們只是借助HMS出海生態聯盟來管中窺豹。
而我們認為,華為自身優勢最關鍵的,應該是包括華為“HMS手機”在內的全場景業務產品的銷量,是華為有底氣說要做“第三大移動生態”的根本原因。具體成績如上圖所示。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生態發展部總裁汪嚴旻表示:“大家知道,我們在七八月份公布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份額第一次取得第一的成績,整個全市場份額其實很大一部分來自歐洲地區。”
“我們GMS手機銷售保持很良好的勢頭,同時HMS手機在歐洲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們提前將近一個月達成HMS手機銷售目標。”“我們去年就定下目標,作為一個全新的生態,我們第一步要選擇頭部3000個App作為第一批生態發展目標,包括社交、新聞、運動健康等。截止到上個月,大概有接近超過80%的頭部應用都已經跟我們合作?!?/p>
章哲說:“華為這么多年有三個BG,網絡、終端和企業業務。這三個領域都有技術積累和能力。我們在最前沿的幾個領域:5G、智能計算、云能力都有建樹,現在就缺生態了。將生態補齊,整個能力就比較完備。從全球來看,我們是為數不多,可以去做第三生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公司之一。我們現在有能力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