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以“云可信,創未來”為主題的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正式發布亮相。中國電子云主打安全優勢,面向政府機構、公共服務、央企國企提供專屬云服務,助力企業、政府與公共服務機構的數字化轉型。
當前,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政企用戶上云的需求旺盛。同時云的安全性成為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與傳統的存儲硬件不同,數據上云是把數據暴露在一個開放的網絡環境中,在傳統的安全防護體系中,防護對象十分清楚,都是獨立的物理服務器,而且也有特定的邊界。但云環境的邊界十分模糊,包括基礎設施、網絡環境、終端等多層對象,因此真正的云安全防護,需要的是整個云環境的系統級防護,云安全面臨更大的困境和挑戰。
方濱興院士指出,“新基建”作為我國當下乃至未來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核心是以“移、物、云、大、智”為核心的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目的在于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基礎。其中,云計算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安全性已成為影響社會、企業與個人的核心難題,隨著數字交通、數字電網等應用的落地,安全挑戰將進一步加劇,其重點在于如何在云端把好安全大門。
中國電子云是中國電子自主技術的匠心巨作。據悉,中國電子云采用了被譽為“中國架構”的“PK”體系(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并加入“S-Security”立體防護的安全可信鏈,筑牢自主核心安全技術的基礎和底座,為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保障。
自主雖然不等于安全,但毫無疑問是安全的前提和基礎。
飛騰CPU經過20余年的技術積累,已經形成完善的研發體系和產品線,麒麟操作系統歷時40年研發,不斷推陳出新,榮獲新中國歷史上操作系統領域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除性能優勢外,PK體系在產業生態方面優勢明顯,已與國內外眾多軟硬件產品適配,包括但不限于CPU、固件、板卡、整機、數據庫、中間件、辦公、安全、虛擬化、云平臺等。
中國電子十年磨一劍,已經形成了當前涵蓋芯片、操作系統、安全整機、云計算、大數據、存儲、網絡、安全服務等全產業鏈的產品與技術堆棧。作為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為核心主業的央企,中國電子在云計算相關的技術、產品以及解決方案上有著深厚的積累,此次云計算戰略的發布意味著中國電子將對全產業鏈的能力進行集成與整合,并且通過云服務的方式交付給用戶。
中國電子廣泛聯合合作伙伴,更在去年戰略入股奇安信,構建專業網絡人才隊伍,打造從硬件基礎設施安全到云外邊界安全、網絡傳輸安全、云內租戶安全、數據存儲安全、業務訪問全鏈路安全等的可信閉環體系,為架構安全、服務安全提供了骨骼和肌肉。
中國電子云執行總裁馬勁認為,“新基建”正強勢開啟中國經濟新篇章,政企正在進入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量身打造,采用“公有云服務+專屬公有云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基于較為完整的中國電子網絡安全能力和服務體系產業鏈,助力當地政府、產業加速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