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次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閃存業務的合并案將可望令兩家公司在enterprise SSD領域發揮綜效,并開啟NAND Flash產業整并序幕。
這項90億美元的收購是韓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交易之一,與三星電子以80億美元收購美國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集團哈曼國際工業有的一拼。
SK 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閃存業務
近日,SK海力士和英特爾在韓國共同宣布簽署收購協議,根據協議約定,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的NAND閃存及存儲業務。
本次收購包括英特爾NAND SSD業務、NAND部件及晶圓業務,以及其在中國大連的NAND閃存制造工廠。
交易要直到2025年3月才會完成,在此之前,英特爾仍將在大連繼續生產晶圓。
英特爾與SK海力士將共同合作以確保為客戶、供應商以及全體員工提供無縫銜接的順利過渡。
兩家公司將維持包括DDR5相關領域合作在內的兩者間緊密的合作關系,保持緊密的合作,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基于存儲器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的需求。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此次收購案僅限于3D NAND Flash相關技術與產能,并不包含近期受到市場非常關注的新興存儲器技術3D-XPoint。
“剩者為王”的NAND閃存市場
鑒于NAND閃存產業在技術和資本上的高標準高門檻,時下全球僅有為數不多的六大公司能夠研發和生產新一代高品質的NAND閃存顆粒,它們分別是三星、西數(閃迪)、美光、SK海力士、英特爾、鎧俠(原東芝)。
根據公開消息,在過去的2020年Q1季度,六大閃存廠營收規模持續增加,總體營收規模達到了135億美元,環比增長了8.3%。
至于在市場份額方面,六大閃存廠的排名次序實際上已經維持了多年的平衡。
頭部品牌還是以三星、鎧俠(原東芝)為主,二者分別以超過30%,接近20%的市占率領先其他原廠。
西數則憑借著和閃迪的業務重組和技術共享,成為了六大原廠的絕對中層,最后則是美光、SK海力士以及英特爾三家。
NAND閃存實質上還是以三星一家獨秀,其余五家相互競爭的“一超多強”局面。
英特爾:無心留戀閃存 轉身核心業務
近些年來,英特爾進軍高性能NAND閃存的過程并不順利,其在易失性存儲器市場的營收并不穩定。
英特爾決定出售旗下NAND業務,或正是由于該業務線上的營收波動。
英特爾旗下的不變性內存解決方案事業群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出現虧損,直到最近才在2020年第二季度獲得盈利。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RAMeXchange的數據,2020年第二季度以前的12個月里,英特爾NAND產品虧損了3.4億美元。
NAND市場一直都很困難,而在處理器上,AMD份額越來越大。從基本面來講,英特爾出于戰略或協同的原因并不需要進入NAND業務。
NAND Flash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發展的不順,使得英特爾無心戀戰。
其NAND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創下了約28億美元的營收,以及約6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不過在整個上半年,英特爾實現了總收入395億美元,NAND業務收入占比僅有7%左右。
在其看來,或許這些業務資質相對較為低端,不符合現階段發展潮流。
鑒于英特爾近年來“拋舊迎新”是一貫策略,受閃存競爭力相對落后的存儲業務部門難免也會被提上日程,實屬意料之中。
但對于那些忠于英特爾的粉絲來說,賣掉閃存業務后,英特爾的獨家技術FG浮柵極閃存技術怕是期待不到了。
而英特爾憑借上半年NAND存儲業務不錯的業績表現,將其出售,不僅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價格,同時也能夠將精力轉向核心的CPU以及其他更具增長潛力的領域,這似乎確實是個明智之舉。
英特爾計劃將本次交易獲得的資金用于開發業界領先的產品和加強其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業務重點,包括AI、5G網絡與智能、自動駕駛相關邊緣設備。
SK海力士:提升產能 增強技術 提升排位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Q2,DRAM業務占SK海力士總營收的73%,NAND閃存業務僅占24%。SK海力士的NAND閃存和DRAM存儲產品兩項業務收入極度失衡。
SK海力士與其他五家國際原廠相比,其NAND Flash技術和工藝競爭力也相對處于劣勢地位,在去年各大原廠紛紛擴張9X層3D NAND產能之際,SK海力士的進度一直相對遲緩。
因此,對于SK海力士而言,收購英特爾閃存業務除了可以快速提升產能之外,還可以有效增強其NAND Flash技術實力。
SK海力士取得英特爾的3D NAND Flash產能以后,其在enterprise SSD領域的競爭力將大幅躍升,后續需著墨的應是如何在英特爾與SK海力士的不同產品架構之間取得平衡,以達最大綜效。
預計SK海力士在取得英特爾產能以后,其NAND Flash市占將達20%以上,超越原先排名第二的鎧俠(Kioxia),排名僅次于龍頭三星。
SK海力士之所以想要占據全球存儲器市場更大的份額,與存儲器市場的發展潛力有關。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NAND內存芯片市場規模達4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71億元)。
在日韓貿易摩擦仍未解決的情況下,布局海外工廠也能為SK海力士合理規避日本的原材料出口限制。
SK海力士的強項一直在于DRAM,而NAND的市場占比不高,與競爭對手三星有很大的差距,英特爾將工廠出售給SK海力士可以平衡三星和鎧俠,改變市場格局。
收購后韓國鞏固老大地位
韓國的三星在DRAM和NAND flash存儲芯片市場都是老大,它在這兩個市場份額占有40%、35%的市場份額;SK海力士在這兩個市場份額占有29%、11.5%的市場份額。
如果SK海力士完成對英特爾的NAND flash存儲芯片業務的收購,那么它在NAND flash市場占有的市場份額將提升至20%左右,超越KIOXIA成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芯片企業。
如此一來,韓國在DRAM市場將占有近七成的市場份額,而在NAND flash市場將占有55%的市場份額,它在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已居于壟斷地位。
收購后SK海力士也并非一本萬利
①SK海力士能否很好的將其與自身技術和業務融合發展,也是未知數。
②面臨著技術磨合的問題,兩家分屬電荷捕捉型陣營和浮動柵極結構陣營兩種技術派別,在高精密的存儲產業,任何細節都影響巨大。
③英特爾在中國大連市有一家NAND工廠,中國具有審批的權力,如果合同更新等耗費時間,出售手續的辦理可能耗時較長。
結尾:
此次將相關業務出售給SK海力士對于NAND閃存產業必將產生重大影響,合并案有望開啟NAND 閃存產業整并序幕。
而對于身處行業頂層的三星電子而言,兩大巨頭合并帶來的市場威脅,讓其愈加不敢放松警惕,可以預想到規模更大的技術投入和資本運作或將再次上演,只是這次的主角會是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