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聯網設備正不斷地生成大量數據,根據IDC的分析,到2025年,全球將有559億臺聯網設備生成超過79 ZB數據。將如此巨大的數據量從終端設備遷移到云端進行分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延遲,且不符合經濟效益,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了邊緣計算。
此前,Gartner曾將邊緣計算列為2020年十大戰略技術。邊緣計算的信息處理以及內容收集和傳遞被放置在離信息源更近的位置,其核心邏輯是保持流量本地化和分布式以減少延遲,使關鍵應用和服務更加接近使用它們的人員和設備。到2023年,網絡邊緣的智能設備數量可能是傳統IT領域的20倍以上。
恩智浦高級副總裁兼邊緣處理事業部總經理Ron Martino通過線上會議向與會媒體進行介紹
恩智浦高級副總裁兼邊緣處理事業部總經理Ron Martino將邊緣計算興起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它能夠降低總體擁有成本,不用總是進行云接入,從而降低本地成本;
第二、它可以保護數字隱私,提高安全性;
第三、它能夠減少應用延遲,更加支持實時應用,增強本地體驗質量。
“恩智浦將繼續投資、發展并領導第五代的計算潮流,即邊緣計算。從個人電腦到移動設備,再到邊緣計算的發展,邊緣計算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居家、辦公、城市、工廠,能夠使智能生活、電子生活更加安全,并提高生產效率。”Ron Martino表示。
全套軟硬件產品覆蓋各類邊緣計算處理需求
恩智浦在嵌入計算領域居于領先地位,擁有非常廣泛的產品組合,包括MCU、跨界處理器、應用處理器,以及微處理器等,處理能力覆蓋從單一的DMIPS一直到20萬級以上的DMIPS。
針對邊緣計算,恩智浦日前推出EdgeVerse平臺滿足市場的需求。Ron Martino表示,恩智浦提供安全連接和嵌入式的計算,并且擁有世界級的賦能和支持能力、全球領先的安全和客戶效率,并且能夠提供可擴展性和低功耗的性能,實現非常豐富的人機交互體驗。
此外,恩智浦擁有全套軟件支持邊緣計算,包括網絡、工業和物聯網邊緣計算的垂直優化,支持多系統處理,包括工具和分布式BSP。該公司還開發了許多中間件,以幫助客戶迅速將產品推向市場,提供相關的服務和云賦能。
2019年底,恩智浦完成了對Marvell Wi-Fi業務的并購,使得該公司在無線連接領域擁有了更好的產品組合,如可以支持窄帶的BLE、Zigbee及Thread,這樣就可以提供更好的邊緣計算方案。此外,該公司的MCU Xpresso SDK與平臺有更好的連接,很多固件和驅動更加易于使用,包括Wi-Fi、triband以及僅適用于窄帶的應用方案都可以更好地實現可擴展的邊緣計算。
“此外,恩智浦還在推進開放標準,如很多器件和無線的交互、可操作性,以及CHIP計劃(用于開發和實施新的統一連接協議的開源方法),我們和很多的業界領袖一起合作來支持多樣性器件之間在邊緣計算的時代能夠更好地交互。”Ron Martino介紹道。
從應用領域角度看,恩智浦的邊緣處理應用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網絡邊緣,支持5G本地網絡及數據集成;
二是工業邊緣,包括工廠自動化、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醫療等;
三是物聯網邊緣,包括智能家居、消費及可穿戴領域。
網絡邊緣
如果要滿足從云端到邊緣的多應用需求,就需要高帶寬、低延遲和大范圍覆蓋的能力。恩智浦從天線到處理器都有相應產品提供給客戶。
恩智浦的Layerscape Access可以支持4種應用,有固定無線接入平臺、分布式單元、無線電單元和一體化的小基站,這4個平臺可以滿足客戶對覆蓋的需求。“我們在軟硬件方面都非常注重與伙伴的合作。恩智浦的產品線可以滿足從單核到4核再到16核的處理器需求,Layerscape Access滿足可編程基帶的需求,結合合作伙伴的射頻芯片,我們能夠全面支持客戶所需。此外,我們的產品線同時支持sub-6G和毫米波天線標準。“恩智浦產品管理高級總監Nikolay Guenov先生表示。
從滿足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該公司支持5G開放式生態系統。在射頻方面,為了滿足小基站或CPE的需求,恩智浦提供給合作伙伴基帶的接口。
對于數據中心,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是效率,并考慮如何在服務器上得到最高的密度來支持應用軟件的性能。因此服務器需要關注網絡接口、網絡處理或加密處理、網絡基礎架構,并滿足最近五六年的虛擬化的需求,而客戶的應用軟件同樣重要。恩智浦提供多核處理器,將網絡方面的功能融入Smart NIC加速卡,使服務器的處理器能滿足應用軟件的更高密度。
工業邊緣
工業邊緣市場對安全性以及通用軟件的可擴展性有較高要求,同時一些新的應用還需要能支持機器學習和機器視覺的處理器。
在工業邊緣領域,恩智浦的重點應用市場主要分布在四個方向:工廠與流程自動化、建筑與能源、醫療保健以及交通運輸。“恩智浦在TSN技術上的領先優勢詮釋了我們致力于發展工業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的決心。恩智浦應用層的通用軟件可以支持不同的產品,包括MCU和高性能的MPU。恩智浦已經把TSN技術融入到三款產品當中,包括i.MX RT1170跨界MCU,i.MX 8M Plus以及LS1028A處理器。”恩智浦邊緣處理事業部高級總監兼工業業務線總經理Jeff Steinheider表示。
邊緣處理在智能電網和電氣化方面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恩智浦在綠色能源領域推出了太陽能逆變器,另外還通過推出智能電表、智能電源網關等方式來提升電網的效率。
在電動汽車的充電領域,恩智浦用于計量的Kinetis MCU可以獲得非常高精度的結果。另外,恩智浦還有應用于主機處理器的i.MX RT系列產品。在安全性方面,恩智浦提供SE050安全元件以及在MPU和MCU中的篡改檢測功能,并且恩智浦的Wi-Fi、藍牙以及NFC可以支持包括無線充電、支付等在內的無線連接。
恩智浦的解決方案在很多系統上都有應用,包括高鐵和其他城市交通等,這主要是因為恩智浦的產品壽命可長達10-15年。另外,恩智浦也非常注重產品質量,這也是恩智浦的產品能夠應用于豐富系統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物聯網邊緣
可以想象智能家居生活的場景:睡覺時,智能設備守護著家里的安全,監測人們的睡眠讓人們感到更舒適,在人們起床后協助烹飪,讓做家務變得更輕松。另外,智能家電也是高品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智能家電可以判斷出自己的保養時間、準確地辨別出與之互動的人,還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烹飪、洗衣服。與此同時,智能家電的安全性也在大幅度提升。
盡管不同的IoT設備會存在一些共同點,例如,IoT設備都是通過一些技術實現電子和電氣元器件的監測和控制,但不同的IoT應用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不同數量的、多樣化的MCU和MPU進行控制和支持,不存在統一的解決方案。“恩智浦的產品組合非常豐富和全面,既有基于Arm架構的MCU,也有具備連接性、高集成且高性能低功耗的MCU,甚至還有非常大型的、高性能的MPU。“恩智浦邊緣處理事業部副總裁兼IoT業務線總經理于修杰先生介紹道。
在家居環境中,恩智浦的產品可以支持很多部件更好的結合,讓設備的使用變得更加簡單。以洗衣機為例,它集合了恩智浦的多種技術,包括MCU、MPU、NFC、Wi-Fi等。恩智浦能夠提供參考平臺,幫助客戶推出新的產品。
以i.MX RT106跨界MCU為例,恩智浦進一步加強了本地語音控制、人臉識別以及Alexa語音服務。恩智浦可以分享更多的軟件和數據,幫助IoT客戶快速啟動產品研發。
出色的安全性賦能邊緣計算
許多行業范圍的數據泄露事件會影響到客戶的品牌聲譽,包括隱私的入侵、關鍵數據的竊取及非法入侵和訪問等情況。因此,政府的監管部門以及行業的安全認證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盡管此前安全在很多應用和用例當中相當重要,但從來都不是產生購買行為的決定性因素。但現在隨著接入點的增多,產生了非常多關鍵數據,數據的價值也越來越高,安全性和不斷集成的功能已經成為大家考慮的極為重要的因素,而這也是嵌入式計算不斷演進的關鍵性因素。所以,越來越多的業務模式將如何提高安全性列為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Ron Martino表示。
恩智浦在安全領導方面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銀行業、電子政務以及金融交易方面擁有出色的安全性;充分利用自身能力提供邊緣的可擴展的全面的安全產品,同時提供分離式及集成的產品。此外,恩智浦現在推出了認證的EDGELOCK ASSURNACE,為安全標準非常高的器件及合作伙伴進行全球最高水平的安全水平認證和服務。恩智浦的安全性能現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如達到了PSA Level2、經過CC等安全認證。
助力新基建邊緣計算的實施
當前我國的5G和物聯網高速發展,為邊緣計算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新基建的提出將進一步助燃邊緣計算市場的蓬勃發展,這也成為了今年集成電路行業十分關注的話題。新基建是以信息技術數字化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蘊含著國家在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當中,如何實現更新換代并提升競爭力的思考。新基建所涵蓋的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關鍵點,其核心正是半導體。
“恩智浦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新基建背景下將會發揮更大價值。無論是智能網聯汽車、工業與物聯網、移動設備,還是在通信基礎設施領域,我們從微控制器/處理器、跨界處理器,到用于5G的網絡處理器,全面的產品組合覆蓋非常廣泛,進而能更好支持新基建并服務于最終應用的落地。”恩智浦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表示。
根據Ron Martino的介紹,恩智浦的EdgeVerse產品能夠滿足中國提出的數字化網絡建設的七個重點領域中的六個:
第一、人工智能,恩智浦能提供非常易用的機器學習部署AI解決方案;
第二、工業互聯網,恩智浦能夠提供非常低時延的工業化協議支持;
第三、城際交通,恩智浦能夠提供全新的人機交互功能;
第四、5G網絡,恩智浦能夠提供Layerscape軟件定義的基帶以及可擴展的處理器和控制器;
第五、數據中心,恩智浦針對數據中心中的IoT工作提供功耗表現非常卓越的數據分流;
第六、新能源汽車充電,恩智浦的i.MX人機交互能力和跨界MCU能力能很好地滿足需求。
恩智浦持續推進與中國產業的合作與共贏,在中國擁有1000多名研發工程師,200多項產品開發,與中國進行研發方面的創新合作,與天津大學、蘇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此外,恩智浦還與中國政府進行合作,在天津建立了AIoT實驗室。在中國擁有恩智浦合資企業,開發在中國使用的安全IP。Ron Martino表示,恩智浦將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支持中國產業發展,與中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在中國生產為中國服務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