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系控股和投資了泛??毓?、民生控股、泛海金融等多家內地與香港上市公司。不過,近年來,盧志強一手打造的泛海系債務問題較為嚴重,短期償債壓力陡增。
雷達財經出品 文|梁春富
11月26日,證監會披露了泛??毓蓞⒐傻纳钲谑蟹汉?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rjjo.cn/tags/三江電子" target="_blank">三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江電子")注冊申請文件。此前在9月2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核通過了三江電子創業板IPO申請。
招股書顯示,三江電子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000萬股,擬募集資金 4.61 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盧志強間接控制三江電子75%的股份,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資本大佬背后的大佬"盧志強,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資本集團之一泛海集團的創始人。目前,泛海系控股和投資了泛??毓?、民生控股、泛海金融等多家內地與香港上市公司,集團所屬公司上百家,員工過萬人。
不過,近年來,盧志強一手打造的泛海系債務問題較為嚴重,短期償債壓力陡增,旗下債券頻頻被國內外機構下調評級。為解決流動性困境,泛海系也在拋售國內國外的土地資產,并為旗下金融機構引入國資。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系間接持有螞蟻集團6570萬股,按發行價計算,持股市值45.2億元,然而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泛海系痛失盛宴。
三江電子上市,能夠對沖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解除泛海系壓力嗎?
兩度謀求資本市場敗北
三江電子來頭也不小。
據公開資料,三江電子成立于1985年,彼時與泛海系尚無關系,而是由南海石油深圳開發服務總公司投資設立,最初的名字是南海石油深圳三江電子工貿公司。
不過,跟著國資企業的三江電子最初發展并不順利,歷經數次更名、公司注銷等,前前后后折騰了八年。直到1993年,深圳南油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油物業")拿下了三江電子40%的股權,在這不久后,南油物業上市。1997年,南油物業又通過股權轉讓全資控股三江電子。
不過三江電子命運多舛,沒幾年再次易主。
1995年7月,山東泛海集團公司(讓盧志強躍身進入地產界的公司)、山東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聯想等九家知名企業,在北京注冊成立"光彩事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泛海系絕對控股,占總股本的91.7%,該公司后改名為"光彩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98年底,通過股權置換,光彩事業投資集團取代深圳南油集團成為上市公司南油物業第一大股東。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南油集團即是華為老板任正非及其第一任妻子孟軍曾經工作過的地方,1987年任正非在該公司任職期間被騙200萬。
南油物業最終更名為今天的泛??毓?三江電子順理成章地被納入泛海系,成為泛??毓傻娜Y子公司。
納入泛海系后,盧志強的資本運作并未停止。2015年,泛??毓捎謱⑷娮?0%的股權轉讓給了泛海資本,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本運作。
與此同時,又在公司內部"輾轉騰挪",創立了一家深州市安宇投資企業(有限合伙),而這家公司實為員工持股平臺。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30日,三江電子的股東有泛海投資、泛海控股以及深州市安宇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三家,分別持股60%、15%、25%。前二者自然為泛海系,盧志強通過控制泛海投資和泛??毓砷g接控制三江電子75%的股份,仍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另據天眼查,深州市安宇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主要背景則是三江電子的一眾董監高。
股權配置幾番折騰之后,泛海系開始籌劃將三江電子推上資本市場,只不過一次借殼,一次直接IPO,均以失敗告終。
2015年,泛海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民生控股公布重大資產收購方案,擬以現金收購三江電子75%股權,作價32025.8萬元。此次交易構成借殼上市。
不過,幾個月后,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對上述重組案進行了審核,審核結果為未獲通過。
隨后,公司籌劃直接IPO。2017年6月,三江電子向證監會提交了申報材料,擬中小板上市。
令人意外的是,申報材料才提交不久,三江電子認為公司業績規模偏小,且2017年年報更新工作量較大,面臨上市審核的不確定性等,于2018年3月主動撤回了申報申請。
沉寂不到兩年,2019年12月,三江電子又向證監會提交了申報稿,再次開啟IPO。經過大半年的等待后,2020年9月23日,三江電子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審核通過。
泛??毓韶搨蛴绊懭娮庸蓹喾€定性
雖然三江電子IPO申請獲批,但公司依然面臨諸多隱憂。
三江電子主要從事消防產品、安防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相關的工程及其他服務,主要產品包括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疏散及滅火系統、其他消防產品、安防產品等。
據招股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2020年1-6月,三江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7.38億元、8.31億元、9.35億元、6.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億元、0.63億元、0.94億元、0.25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的業績,相當部分來自于增值稅退稅。報告期內,三江電子收到的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款分別1334.01萬元、1698.70 萬元、1766.15 萬元、761.03 萬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9.95%、25.09%、16.71%、29.01%。
另外,報告期各期,計入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897.91萬元、1170.55萬元、1440.14萬元、475.42萬元。兩者合計占各期利潤總額的33.37%、42.38%、30.34%、47.12%。
對此,三江電子在招股書中坦承,如果未來相關政策變動或者公司不能持續符合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政策的條件,將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公司存在政府獎勵、補助政策變化對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響的風險。
此外,2014年-2019年度以及2020年1-6月,三江電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79.24萬元、-4427.35萬元、-4896.20萬元、-7552.09萬元、5154.80萬元、3613.80萬元、-739.82萬元。
近六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8367.44萬元,其中,2015年-2017年連續三年為負,2020上半年亦為負值。
三江電子還有可能受到控股公司的拖累。三江電子的保薦券商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認為,"若償債資金無法及時到位或與債券投資人的償付安排無法及時達成,公司的上述關聯方可能會產生債券違約風險。若上述關聯方發生債券違約且無法最終償付,可能對公司股權穩定性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泛海系面臨債務壓頂評級下調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三江電子實控人盧志強及其創立的泛海系,的確面臨債務壓力。
盧志強的泛海系核心平臺是中國泛??毓杉瘓F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泛海"),旗下核心上市公司為A股的泛??毓?還控制A股的民生控股及中泛控股中國泛海金融兩家港股公司,此外還有納斯達克的保險集團Genworth,澳大利亞的礦產能源公司CuDECO Ltd,加上百余家控股子公司、直接或間接參股的公司,在盧志強近30年的資本運作下,打造成集金融、地產、投資等產融結合的泛海巨輪。
泛海控股最初以房地產起家,2014年以來從單一的房地產上市公司轉型至金融+房地產等業務的綜合性控股上市公司。2020年,經證監會批準,泛??毓蓪⑺鶎傩袠I分類由"房地產"變更為"金融-其他金融業",幾乎擁有金融行業全牌照,同時今年新上任的董事長也有金融背景,泛海集團去地產轉型金融的意圖很明顯。
可轉型也伴隨著陣痛,泛海控股也是負債高企。2017年和2018年,泛??毓韶搨謩e為1602.79億元和1836.67億元,負債率高達85.36和86.6%。
2019年開始,泛??毓砷_始大手筆降負債。該年1月21日,泛??毓晒媾斗Q,公司擬通過轉讓項目公司股權的方式,以約148.87億元(含沖抵債務)將泛海控股所屬公司名下的北京項目和上海項目出讓給融創地產。公告還披露,融創地產接手的交易標的公司仍有356.17億元負債(截至2018年11月30日)。
2020年,泛海的債務依然居高不下,尤其2020年受疫情影響更是雪上加霜,短債壓力增大,發債融資多次未能獲得市場足額認購。
其中,2020 年2 月 26 日,泛??毓蓴M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不超過5億元,最終實際發行數量為 4 億元。
2020 年1 月 23 日,擬公開發行債券不超過17億元,最終實際發行數量為 12 億元。
2019 年12 月 25 日,擬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不超過 22 億元,最終實際發行數量為5億元。
截至2020年9月11日,泛??毓杉瘓F及下屬泛??毓?020年內合計到期債券金額為82.89億元。
據泛??毓韶攬?截至2020年9月30日,泛??毓韶搨嫌?444.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50.36億元,長期借款291.26億元,應付債券110.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泛海控股還有多項股權出質。
國內外評級機構對于泛海的債務問題,更是"用腳投票"。
2020年初,泛??毓稍獾絿H評級機構惠譽下調評級?;葑u稱,截至2019年底,泛??毓傻氖诸^現金約20億元,不足以覆蓋其441億元的巨額短期債務余額。
3月3日,標普將泛海控股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下調至"CCC",將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下調至"CCC-"。3月19日,惠譽將泛??毓傻拈L期外幣發行人評級及高級無抵押評級自"B-"下調至"CCC+"。不過,目前兩家都撤回了相關評級。
7月,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將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體信用等級"AA+"列入評級觀察名單、將泛??毓芍黧w信用等級"AA+"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AA+"列入評級觀察名單。
2020年9月,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維持中國泛??毓杉瘓F有限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相關債項的信用等級為"AA+",并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痛失螞蟻集團IPO盛宴
面臨債務壓力的泛海系,還痛失了螞蟻集團的財富盛宴。
螞蟻集團自2015年首次境內融資之后,5年時間內螞蟻多次進行股權增發,不斷吸引著全中國最頂級的資本加入。其中,就包括泰山會元老人物盧志強。
據公開資料,盧志強分別通過上海麒鴻投資中心、上海云鋒新呈投資中心以及他所控制的通海資本,分別間接持有螞蟻集團共計6570萬股,按照螞蟻集團發行價計算,持股市值45.2億元。
螞蟻集團的上市本已不是懸念。
定價確定為每股68.8人民幣,連股票代碼都是688688的螞蟻集團,不出意外,將成為目前為止全球最大規模IPO。
可意外還是發生了。
在通過IPO審核后,馬云在10月24日的外灘金融峰會上,抨擊傳統金融機構的"當鋪思想"早已過時,監管全球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
馬云認為抵押的當鋪思想,是不可能支持未來30年世界發展對金融的需求,必須借助今天的技術能力,用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來取代當鋪思想,讓信用等于財富。馬云的言論引發了又一場大討論。有人認為馬云言論"荒唐"、"外行"、"無知與傲慢"。有人認為抨擊馬云的演講荒謬。
11月2日晚,證監會網站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等高管進行了監管約談。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約談,還有新政。
同樣在11月2日晚,銀保監會會同央行聯合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掇k法》對"助貸或聯合貸款"的做出了明確規定,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而助貸或聯合貸款,正是螞蟻集團主要的模式。
短短一天之后,螞蟻集團再遇突變。
11月3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稱,將暫緩螞蟻集團A股科創板上市,原因是近日螞蟻集團實控人馬云及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出現導致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的重大事項。隨后,螞蟻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同時暫緩正在進行的H股上市。
據騰訊科技報道,螞蟻集團仍處于審查安撫監管機構所需變革的早期階段。監管機構要求螞蟻集團的業務遵守一系列新的和擬議的指導方針,包括向消費者放貸。由于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一些規則還沒有制定出來,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可能要推遲至2022年才能完成。
有行業人士分析,即使螞蟻集團最終成功上市,估值也可能大規模縮水。這意味著,泛海系持有的螞蟻集團股票市值也將縮水。
三江電子成功上市,能否對沖螞蟻集團IPO暫緩,解決泛海系債務危機?前述行業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三江電子體量較小,發展速度一般,上市后可以增加泛海系的規模,但對解決整體債務壓力,助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