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2020年中國作為全球集成電路(IC)設計產業發展最具活力地區之一,依然取得了良好成績。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的數據,2020年中國IC設計產業銷售額預計為3819.4億元,同比增長23.8%,全球占比有望達到13%。與此同時,我國IC設計產業集中度低、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做大做強依然任重道遠。未來如何抓住本輪全球供應鏈重組機遇,將是我國IC設計業面臨的主要課題。
不懼疫情,IC設計業增速超20%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在202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年會(ICCAD2020)演講時指出,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額預計為3819.4億元,比2019年的3084.9億元增長23.8%,增速比上年的19.7%提升了4.1個百分點,預計在全球集成電路產品銷售收入中的占比接近13%。
2015年,我國在全球芯片市場的占比只有6.1%;2020年,這個比例預計會提升到13%左右。設計業的銷售規模直接體現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的位置正在迅速提升。
設計業是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著極強的帶動作用,其中,中小型IC設計企業是最具活力的創新主體。
據統計,2020年,預計有289家IC設計企業的銷售超過1億元,比2019年的238家增加51家,增長21.4%;人數超過1000人的IC設計企業達到29家,比上年增加了11家。銷售額與人員規模的增長顯示出企業規模的進一步壯大,具有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
魏少軍指出,我國IC設業企業在高端芯片領域取得的成績尤為明顯。盡管國產通用CPU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已經從10年前的“基本不可用”到今天的“完全可用”。
國產CPU的應用開始從專用領域轉向公開市場領域,走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國產嵌入式CPU已經實現了與國外產品同臺競爭,從之前的專用為主發展到今天的通用為主,年銷售達到數億顆。
此外,國產半導體存儲器實現零的突破,三維閃存和DRAM進入量產,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國產FPGA芯片全面進入通信和整機市場,在關鍵時刻起到決定性的支撐作用。國產EDA工具領域,繼模擬全流程設計工具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后,在數字電路流程上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單點工具。再經過幾年的努力,相信我國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數字電路全流程設計工具。
供給仍是短板,進口再超3000億美元
盡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首先是供給能力依然不足。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4443億塊,價值3041億美元,連續兩年進口集成電路超過3000億美元;出口集成電路2185億塊,價值1015億美元,貿易逆差為2026億美元。“需求旺盛,供給不足”仍將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的長期挑戰。
其次是產業集中度低的情況長期得不到改善。在資本的推進下,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數量實現了進一步增加。據統計,2020年IC設計企業達到2218家,比去年的1780家增多438家,增長率達24.6%。但是,人數少于100人的小微企業1862家,占總數的87.9%。十大設計企業銷售總和占全行業銷售總和的比例再次降到50%以下,且進入十大設計企業的門檻沒有提高。大量小微企業主要面向低端市場,進入門檻較低,競爭者云集,同質化嚴重,利潤在激烈的價格戰中日趨微薄,這些情況均不利于IC設計企業的良性發展。
最后是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仍然不牢。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指出,2020年,設計業取得的成績背后與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環境相關,有其特殊性。總體而言,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產品創新上的建樹還不多,尚未擺脫跟隨和模仿。
危機育新機,要抓住全球供應鏈重組機遇
盡管今年市場存在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穩定因素,但是危機孕育機遇,發展環境的改變也為中國IC設計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臺積電(中國)副總經理陳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影響,中美經貿摩擦同樣造成了不穩定因素,但是這也導致許多終端廠商加大備貨力度,反而增加了芯片的需求量。
同時,由于中國率先穩定疫情,使得全球供應鏈在向中國市場傾斜。此外,在5G、AI和物聯網等技術進步下,普及計算的時代正在到來,對芯片算力的需求迅速增加。這些情況的發生,對于中國IC設計業來說,均是難得的機遇,也是2020年中國IC設計業面臨疫情沖擊依然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集成電路企業來說,應抓住全球供應鏈重組這個重要機遇,積極拓展市場空間,夯實客戶基礎。”魏少軍指出。IC設計處于集成電路產業鏈上游,是引領產品定義和產品創新的關鍵環節,對芯片性能、成本和功能實現起到決定性作用。既不要低估外界的壓力,更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應當沉下心再干10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一定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中小型IC設計企業是最具活力的創新主體,但我國設計業產業集中度過低,大量中小IC設計企業主要面向低端市場,同質化嚴重。對此,和芯微電子董事長鄒錚賢指出,初創性企業根基薄弱,需要一定時間的成長期,其發展不能光靠政府投資而是要靠市場,應持續推進產學研融合,為企業產品開發提供智力支持,以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