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擾亂了我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對全球經濟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與此同時,“新基建”在這一年頻頻被刷屏,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熱詞”。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5月22日,“新基建”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 5G 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當前,官媒蓋章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近期,《電子技術應用》邀請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多家半導體廠商,一同就“新基建”的話題,回顧2020、展望2021!
瑞薩電子中國 工業自動化事業部高級總監 徐征先生
問題1:2020年,我國的“新基建”戰略對于半導體行業帶來了哪些主要影響?
徐征:“新基建”區別于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重點涉及1)信息基礎設施;2)融合基礎設施;3)創新基礎設施諸多產業鏈,是以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體系。
相關核心技術產業如 5G、邊緣計算、量子通信、區塊鏈以及融合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將廣泛受益。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環節,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在物聯網、云計算、 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國內工業互聯網窗口臨近。其中,5G 通信標準滿足工業通信實時性、穩定性需求,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的創新浪潮。
問題2:貴公司如何看待“新基建”?對于公司業務在“新基建”領域的發展,有哪些專門的策略和舉措?
徐征:瑞薩電子自2019年3月完成對IDT的收購后,于同年7月1日將其在工業領域的業務從“產業解決方案事業部(Industrial Solutions Division)”遷移至“物聯網及基礎設施事業本部(IIBU)”。繼汽車電子業務之后,公司將其作為“第二框架”繼續推動業務整合。可以看到,公司整體的業務架構變化與重塑與新基建重點關注的幾大領域也不謀而合。
作為撐起瑞薩電子半邊天的重要業務領域,該事業部的整體發展戰略聚焦以下幾大方面:首先,加強產品的差異化。主要通過MCU/MPU和模擬/混合信號產品增強區分,例如,8位/16位“RL78”將在2020年推出下一代產品,以適應更廣泛的應用。搭載瑞薩專有內核的RX產品家族32位MCU將繼續作為瑞薩產品的核心,產品陣容也將繼續擴大。同時面向物聯網領域推出Arm內核通用MCU RA系列以及基于瑞薩電子制造工藝SOTB的超低功耗RE微處理器系列。
其次,是“內容擴展”。借助Intersil及IDT在模擬及電源領域的優勢產品,結合瑞薩電子數字控制器以創建全新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依靠IDT在基礎設施運營(例如數據中心和5G)領域擁有的卓越技術基礎,提供便利的產品支持客戶端的技術升級需求。通過結合瑞薩、原Intersil和原IDT三者的技術優勢,我們進一步將模擬技術、光學半導體、激光技術和其它具有常規優勢的產品相結合,極大地擴大了市場外延,不僅為客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產品選擇,同時也提升瑞薩電子的品牌影響力。
在更廣泛的拓展合作伙伴的多邊關系方面,針對物聯網領域,瑞薩先后宣布與微軟、3db Access以及Panthronics等廠商合作推動瑞薩電子產品在基礎建設各應用領域中發揮光和熱。
問題3:對于2021年“新基建”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有哪些分析和預判?
徐征:隨著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工業自動化的實現也將以更快的速度得以推進。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其工廠也正在迅速轉變為自動化和網絡化的智能工廠。另一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也同時促進了對于通過圖像或者語音識別實現的非接觸式人機交互界面的需求增長。
新基建之技術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的必經之路,解決現代工業生產痛點。工業互聯網本質是實現跨設備、跨系統、跨地區的 工業互聯互通,數據資源有效利用及企業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制造的基礎設施。工業數據的爆發式增長直接促成了數據低成本安全存儲的需求,且不同主體、系統間的數據難以統籌集成。 工業互聯網對其隔離能力及業務承載能力具備嚴格要求,可以實現遠程操控、數據自動采集等功能,預計在2023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會達到萬億市場規模。
問題4:對于“新基建”所涉及的具體領域(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新能源充電樁、軌道交通、特高壓),貴公司主要關注哪些領域?在該領域有哪些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徐征:落到實處,瑞薩電子為工廠自動化推出e-AI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為物聯網應用研發SOTB超低功耗工藝。在工業AI領域,我們一直主張在嵌入式系統中采用人工智能(AI)技術。眾所周知,工廠自動化等工業設備對實時處理能力要求很高。雖然云端AI能夠提供豐富的計算功能,但由于帶寬和時延等各種因素限制,云端AI往往難以滿足現場響應的要求,所以嵌入式人工智能(e-AI)解決方案成為絕大多數客戶的首選。利用嵌入式人工智能單元使現有設備能夠使用人工智能進行推理執行從而實現終端智能化,制造商們可以直接將e-AI技術集成到工廠設備中。不僅如此,將DRP和SOTB技術融合到e-AI方案將為嵌入式系統領域提供新的附加價值。DRP動態可配置處理器技術,支持客戶對多種復雜算法的進行動態匹配,大大增強了嵌入式端點的AI推理功能。
瑞薩電子推出的RZ/T1(MPU)嵌入式人工智能(e-AI)解決方案在工業設備終端上使用人工智能進行AI推理執行,包括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及控制,實現了終端智能化。該e-AI解決方案可以直接嵌入到目前已有的工業制造裝置中,在終端設備上通過e-AI急速預判設備是否產生異常,同時將結果上傳至生產管理系統。在不占用過多網絡帶寬與功耗下,實現設備的實施自主控制。e-AI技術可以顯著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工廠的生產率,加速了傳統工廠的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