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已至,慶祝元旦的佳宴已落幕,跨年的鐘聲也歸于沉寂。
回首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陰云的籠罩下,2020年資本市場也是風起云涌,群雄爭霸:A股經歷“谷底”后喜迎牛市,大量資金入場“吸金”、美股四次“熔斷”,上演“股市驚魂”。面對波譎云詭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如坐“過山車”,真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就A股市場來講,2020年國內上市公司熱點頻出,“八卦”不斷。獐子島“扇貝跑路”、中芯國際集團內斗、游族網絡董事長遭投毒等等新聞層出不窮,讓人大跌眼鏡。
聚焦資本市場“新面孔”,就不得不提起科創板。作為誕生不滿兩年的新角色,2020年高新企業扎堆沖刺科創板IPO,科創板市場體量在快速擴張,在科創板首次為投資者交上一份完整的“年度成績單”之際,資本邦帶您盤點2020年科創板IPO的二三事。
科創板企業行業概覽:計算機應用、半導體等行業扎堆奔赴
科創板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開板,當日,首批25家公司成功于科創板上市,截至2019年底,科創板上市企業僅為70家。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的體量已激增至215家。其中,于2020年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數量為145家,超過了深交所創業板的107家、上交所主板的90家和深交所中小板的54家。
目前已在科創板上市的215家企業中,按申萬2級行業分類,共涉及30個細分行業。其中,屬于計算機應用、專用設備、半導體、醫療器械、化學制品5個行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位列前五,上述五大行業家數分別為28家、24家、22家、20家、16家。
2020年上市的145家企業中,共涉及28個細分行業。其中,屬于專用設備、計算機應用、半導體、化學制品、醫療器械5個行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位列前五,上述前五大行業家數分別為17家、15家、14家、10家、10家。細數2019年、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細分行業可以發現,上述5個行業是自科創板開板以來最“熱門”的5大行業。
募資:145家企業募資超2000億,中芯國際榮獲“募資王”
募集資金是企業“前仆后繼”沖刺科創板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2020年全年上市的科創板募資總額來看,2020年上市的145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總額達2226.22億元,在A股各板塊中排名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A股IPO融資額前十大個股中,科創板獨占7家。超2000億元的募資金額將科創板打造成了新一代“吸金池”。其中,科創板募資金額排名前十的10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達945.17億元。
在募資金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芯國際(688981.SH)是唯一一家募資金額超百億的企業,堪稱當之無愧的“募資王”。據悉,中芯國際于2019年從美股紐交所退市,沉寂一年后,其于2020年7月16日在科創板上市,成為一家“A+H”股上市公司。其科創板IPO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募集200億元投資于12 英寸芯片 SN1 項目、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和補充流動資金。而上市后,中芯國際實際募集資金為532.20億元,遠超其200億元的預算。
公司招股書顯示,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 0.35 微米至 14 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在145家上市企業中,募資金額小于10億元的企業共有88家,募資金額在10億元-20億元的企業家數為35家,募資金額在20億元-50億元的企業家數為18家。募資金額超過50億的企業僅有4家。
市場表現:100家企業上市首日漲幅過百,國盾量子首日漲923.91%
就市場表現來看,2020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們“各領風騷”。
上市首日的市場表現最能顯示出資本對于企業的看好程度。2020年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100家企業上市首日的漲跌幅超過100%。上市首日漲幅的TOP10分別為國盾量子、龍騰光電、愛博醫療、天智航、東方生物、上緯新材、云涌科技、中科星圖、埃夫特、映翰通。其中,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漲幅居首,達923.91%,龍騰光電上市首日漲幅707.38%,愛博醫療上市首日上漲616.84%。
而就上市以來累計漲幅來講,2020年上市的科創板諸多企業表現參差不齊,整體表現為跌多漲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2020年上市的145家科創板企業中,以上市首日收盤價為起始數據計算,累計漲幅為正的企業僅27家,占2020上市的科創板企業的18.62%。其中,累計漲幅超100%的企業有8家,分別為滬硅產業、綠的諧波、金博股份、九號公司、中信博、思瑞浦、石頭科技、泰坦科技。其中,滬硅產業以203.57%的漲幅位居第一,綠的諧波和金博股份分別累計上漲148.60%和137.85%。
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倒數”的5家企業分別為云涌科技、賽科希德、慧辰資訊、博匯科技、恒譽環保,對應的漲幅分別為-67.23%、-67.12%、-64.02%、-63.18%、-61.02%。
市值變化:板塊總市值突破3萬億大關,中芯國際繼續“領跑”
就總市值來講,2020年是科創板“騰飛”的一年。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為8809.90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激增至37,674.25億元,漲幅高達327.64%。就個股來說,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上市的145家企業中,中芯國際、康希諾、奇安信、滬硅產業、華潤微為市值TOP5,其中,中芯國際以4448.77億元的總市值繼續遙遙領先,康希諾和奇安信總市值分別為925.73億元和857億元,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通源環境、瑞晟智能、路德環境在2020年新上市企業中市值“倒數”,分別為20.08億元、18.93億元和18.86億元。
“遇阻”企業:44家企業“折戟”IPO,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被暫緩
在科創板“跑步前進”的過程中,成功上市的企業自然是花紅月好,然而,在百余家成功上市企業的背后,有企業IPO進程被迫“暫緩”,還有企業因各種原因“夢碎”科創板IPO。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最新審核狀態為中止(包括財報更新和其他事項)的企業有20家;最新審核狀態為“終止”的企業有41家;終止注冊的企業有3家;暫緩審議的企業有1家。除尚有余地的中止和暫緩審議企業外,2020年共有44家企業“折戟”科創板IPO。
在已經注冊生效的企業中,螞蟻集團無疑是特殊的存在。
2020年8月25日,螞蟻集團的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經過問詢、上會、過會、提交注冊、注冊生效的“一路綠燈”后,螞蟻集團的科創板IPO于2020年10月21日注冊生效。據公司招股書,螞蟻集團擬募集資金480億元,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中芯國際招股書中200億元的擬募集資金。一旦成功上市,螞蟻集團很可能沖擊中芯國際科創板“老大哥”的地位。
然而,隨著上市日近,2020年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11月3日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消息,決定暫緩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
經過2019年的“試水”、“磨合”,2020年科創板迎來“跑步前進”的一年。年內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募資金額等均超過主板、創業板、中小板,一躍成為A股市場中最受歡迎的上市板塊。而隨著多家“明星企業”借助科創板的平臺脫穎而出,越來越多企業希望到科創板“圓夢”。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除已獲上交所受理,進入科創板IPO審核程序的企業外,目前尚有67家企業意向申報科創板。2021年科創板又將為我們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