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轉折點。為了解決我國在芯片制造方面面對的諸多尖銳問題,國家公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其中,設立國家大基金一期就是《綱要》提出的保障措施之一。2020年4月28日,大基金二期的首個投資項目也完成簽署——國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國盛集團共同向紫光展銳注資了45億元。
2014年也是紫光展銳的轉折點。作為紫光集團從事移動通信和芯片研發設計的重要子公司,自2014年開始布局5G,2018年初啟動“5G芯片全球領先戰略”,紫光展銳是國內第一批率先投入5G的企業,先后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英特爾、華為等多家合作伙伴達成了戰略合作。
其實在早先,國家大基金就通過持有紫光展銳的部分股權在間接參與投資展銳。大基金二期對于紫光展銳的投資算是一種加碼。大基金總裁丁文武表示,在投資方向上,二期基金首先會繼續支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幫助它們做大做強。由此可見,這就象征了紫光展銳在國內芯片設計行業內所占據的重要戰略性地位。
2020年以來,國家一直持續推動“新基建”的發展,5G已經成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的驅動力。就此話題,本刊記者有幸采訪到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黃宇寧,來為我們闡釋展銳眼中的“新基建”。
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黃宇寧 | 紫光展銳
紫光展銳依靠什么優勢進入新基建領域?
黃宇寧表示,“連接”和“智能”是未來科技和社會發展中兩個分不開的基本要素,5G和AI則是“連接”和“智能”在這個時代的技術化表現。在實現了不同實體間海量數據的高速低成本連接后,能夠幫助用戶實現基于海量數據的處理、分析、判斷和決策同樣關鍵。5G和AI是相輔相成的關系,5G將萬物連接后所產生的數據,通過AI的方式進行輸出,從而將產生更多的更優的價值。5G是打造未來數字世界的根基,其高帶寬、低延時、廣連接的特點可以滿足各種碎片化連接需求,只有將5G、AI和IoT三者有機整合在一起,才能促進社會的系統化升級,并為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石。
“5G+AI”為新基建插上智能化翅膀,而集成電路作為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建設的基礎,在新基建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紫光展銳是全球少數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目前僅有的五家5G芯片廠商之一,掌握著5G時代的先發優勢和核心技術。同時,展銳還具備稀缺的大型SoC集成能力。產品包括移動通信中央處理器、基帶芯片,AI芯片,射頻前端芯片,射頻芯片等各類通信、計算及控制芯片。
作為數字世界的生態承載者,展銳提供萬物互聯的基礎,提供從工業領域到消費電子以及家庭場景下各類基礎互聯,在連接的基礎上同時提供終端節點的智能化能力,助力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因此,展銳在為個人與社會的智能化服務、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5G領域的未來如何?
在談及5G的未來發展時,黃宇寧表示,5G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移動通信技術升級,它代表了全新的技術趨勢,未來一定能夠有新的應用場景,在新的領域催生出更多樣性的應用和服務。“To Home”類應用(娛樂、家具、安防監控、家電)將與“To C”類應用(辦公、健身、出行、購物、學習、社交)、“To B”類應用(電網、市政交通、工業控制、醫療)結合在一起,形成互相5G應用場景的“鐵三角”,催生應用和終端生態多樣化。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紫光展銳有什么規劃?
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之一,也被業內視為“互聯網的下半場”。5G與工業互聯網的相輔相成及融合發展會進一步拉動數字經濟的增長。作為業內的標桿企業,紫光展銳在這方面也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提早發力了“新工業電子”。
黃宇寧表示,隨著5G規模商用進程,各產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市場生態發生著深刻變革,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已經來臨。關于5G應用前景的展望,業界有著著名的“二八”定律:20%用于人與人之間的通信,80%用于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如果說2019年是5G商用元年,那么2020年可以稱作是5G使能工業元年。
紫光展銳很早就看到了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和機遇并全面而深入布局,在2018年宣布成立了工業電子事業部,致力于支撐工業體系和社會智能化。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展銳工業電子發展非常迅速,面向企業行業和公共事業提供創新的智能化芯片解決方案,在工業物聯網、汽車電子、行業無線、室內寬帶網絡、智能顯示等領域均有亮眼的發展成績。
紫光展銳工業電子并不是傳統的電氣化工業器件,而是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新一代工業電子產品,其中通常會集成網絡連接、GPU、NPU等模塊,從而為不同的工業應用場景提供所需的連接、計算能力?,F代工業已經走過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目前正走在通往智能化的道路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工業4.0時代。在廣泛連接人和物、物和物的基礎上,有了5G+AI的加持,工業的智能化將得以實現。
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未來如何?
在談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未來時,黃宇寧認為,5G時代也是萬物智聯的時代,伴隨連接技術與智能技術的不斷融合,5G將大規模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工業互聯網實際上是通過三個步驟實現其效能:工業數據的采集、工業數據的傳輸、工業數據的本地及云分析和處理,分別對應于智能化終端、專網通信、云計算和大數據,這一過程既需要大量的既有芯片,也誕生了新的需求。工業互聯網的加快發展,將為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帶來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AI方面,展銳有什么樣的成績?
黃宇寧表示,紫光展銳的虎賁T710高性能AI邊緣計算平臺去年獲得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AI Benchmark排行榜第一的成績。未來,AI也將成為一項彌散型技術進入到紫光展銳所有的產品中去。
紫光展銳對于AI的全面布局 | 紫光展銳
結語:
新基建與集成電路產業是相互扶持的。新基建的三大基礎設施,尤其是在信息基礎設施中,無論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還是算力基礎設施,都離不開來自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同時,新基建也將為集成電路產業的加速發展帶來機會(特別是在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領域),還會對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形成帶動促進作用。因此,作為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龍頭企業,紫光展銳將持續以生態為核心戰略,高舉5G和AI兩面技術旗幟,以價值、未來、服務為三個指向,為個人與社會的智能化服務。
附錄
附1:
展銳優勢技術詳解:
全場景通信:
從廣域寬帶連接到短距連接再到廣域低功耗連接等,展銳提供的全場景的連接能力是萬物互聯的基礎,也是個人與社會的智能化所需的最核心的技術能力。展銳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家具備全場景通信技術的芯片企業之一,也是全球僅有的五家5G芯片廠商之一,掌握著5G時代的先發優勢和核心技術。
完整集成電路套片:
同時,展銳不僅提供基帶芯片,還擁有完整套片能力,可提供包括主控AP、射頻RF、射頻前端、電源管理、短距連接、充電、音頻處理等系統化SoC集成。
安全可控:
此外,新基建所需的工業級芯片相比消費級芯片,對于芯片的安全、質量、服務都有著更高的要求。紫光展銳已從芯片硬件到軟件形成了一套可信的工業電子安全解決方案,能夠提供安全應用處理器、安全啟動、國密加密算法、存儲加密和安全通訊處理器能力等,并積極打造安全供應鏈體系和高質量服務體系,全方位保障工業級安全。
附2:
展銳產品錄:
【5G】
展銳是全球目前僅有的五家5G芯片廠商之一,掌握著5G時代的先發優勢和核心技術。展銳已推出了多款5G芯片產品,包括全球首款6nm EUV 5G SoC 芯片平臺—虎賁T7520、首款基于馬卡魯通信技術平臺的5G基帶芯片—春藤V510以及旗下首款5G智能手機解決方案—虎賁T7510等。
紫光展銳5G芯片解決方案支持包括網絡切片等多項5G關鍵技術,可同時支持SA(獨立組網)和NSA(非獨立組網)組網方式,實現2G/3G/4G/5G多種通訊模式,支持Sub-6GHz 頻段及100MHz帶寬,充分滿足5G發展階段中的不同通信及組網需求。
網絡切片是5G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關鍵技術之一,是5G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切入點。展銳在2020年成功與運營商伙伴合作實現了全球首個完整5G網絡切片選擇方案、全球首個5G終端切片業務演示,持續引領5G切片技術創新,支持5G長遠發展、深入挖掘5G商業潛力。自主靈活地選擇網絡切片,不僅能為普通用戶的游戲、視頻、直播類應用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的網絡服務,同時也為垂直行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紫光展銳5G芯片解決方案目前已與全球主流5G網絡設備商完成了互操作測試,并參加了領先5G運營商的芯片認證等,這讓基于紫光展銳5G芯片解決方案的各類5G終端,可以廣泛適配全球移動通信運營商的網絡,服務廣大消費者用戶和行業用戶。
消費電子領域:展銳首款 5G 解決方案T7510 正是基于T710和V510開發而成,今年5月以來多款搭載T7510的5G智能手機上市銷售。
工業電子領域:
春藤V510的工規級芯片設計,使得搭載它的終端產品即使在嚴苛的工業環境下依然能夠照常工作。測試數據表明,春藤V510芯片的工作環境溫度可達-40℃ ~ +85℃,這項“寬溫”特性大大拓展了其使用場景,可以廣泛應用于企業無線、校園網絡、5G工業物聯網等領域,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賦智。
同時春藤V510的5G參考設計,大大降低了客戶的開發門檻,使客戶可基于豐富的接口,開發各類產品形態,并快速量產。春藤V510以其高速的傳輸速率,可為各類AR/VR/4K/8K高清在線視頻、AR/VR網絡游戲等大流量應用提供支持。春藤V510架構靈活,可支持智能手機、家用CPE、MiFi及物聯網終端在內的多種產品形態,廣泛應用于不同場景。
目前已有數十款基于紫光展銳春藤V510的5G終端和模組產品商用,推動5G普及,助力5G新基建。
【工業互聯網】
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展銳提供全場景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全面覆蓋面向高速率場景的5G/LTE Cat.7/LTE Cat.4、面向中速率場景的LTE Cat.1bis以及面向低速率場景的廣域低功耗NB-IoT/GSM等,同時可提供工規級的芯片解決方案,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贏得了行業客戶的認可。其中包括多款明星芯片產品:
春藤V510—首款基于馬卡魯通信技術平臺的5G基帶芯片、全球領先的可量產5G基帶芯片平臺;
春藤8910DM—全球首款LTE Cat.1bis物聯網芯片、持續引領物聯網演進升級的中速物聯芯片標桿;
V8811—業界首款基于最新3GPP R16標準設計的5G NB-IoT芯片、引領低功耗窄帶物聯網進入5G新紀元;
春藤8908A—全球首款結合長短距通信的全場景物聯網芯片、已通過德電完全認證;
春藤8909B—全球首款量產的NB-IoT+GSM雙模物聯網芯片、已在全球多國市場獲得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