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吹響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在網信領域,應該切實貫徹實施五中全會的方針,堅持創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的戰略支撐。
一、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強”的內涵
自中興、華為事件以來,在單邊主義、霸凌主義驅使下,美國對中國加緊實施“科技脫鉤”。不論今后中美“科技脫鉤”的情況如何演變,我們都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應該努力重塑新的中國科技生態,全面發揮舉國體制和科技創新力度。這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這樣才能促使中國科技發展到更高的水平。
(一)科技自立自強意味著要增強原始創新的比重
創新一般可分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類。我國網信領域的創新大多屬于后兩類,還缺乏原始創新。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中美“科技脫鉤”的演進,我們應當將創新重點更多地轉移到原始創新上來。
過去,我國操作系統等許多軟件主要依托開源軟件,這是正確和卓有成效的。然而,依托開源不等于可以忽視原始創新。為了真正掌握核心技術,中國軟件工作者應當從開源的使用者發展到參與者,再發展到貢獻者,而且,只有做出更多的原始創新,才能在開源社區增大話語權。
然而,還有許多場合沒有開源軟件可用,原始創新就顯得更為重要。在軟件領域,我國已經有一些比較成熟的面向物聯網或工控領域的操作系統,主要基于自有代碼而非利用開源代碼,有的自有代碼也采取開源模式成為開源軟件。在這樣的開源軟件中,我國企業將擁有足夠的話語權甚至是主導權。所以,增強原始創新比重將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體現。
(二)科技自立自強意味著要加大“中國體系”建設力度
在信息領域,眾多技術往往構成一個體系,并得到生態系統的支撐,而技術體系的作用遠大于單項技術、產品、服務等的作用。多年來,桌 面 計 算 機 領 域 被 Wintel 體 系 所 壟 斷( 即 基于微軟公司的 Windows 操作系統和英特爾公司Intel 架構 CPU 的體系),高端交易處理領域被IOE 體系所壟斷(即基于 IBM 或 Intel 公司的硬件、Oracle 公司的數據庫軟件和 EMC 等公司的存儲設備體系),如此等等。要打破它們的壟斷,不能只依靠發展單個硬件或軟件,而是要依靠發展相應的“中國體系”。
技術體系需要有生態系統的支撐,因此,構建“中國體系”必須加大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提供市場支持是“中國體系”成敗的關鍵。綜上所述,加大“中國體系”建設的力度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另一個重要體現。
(三)科技自立自強還意味著要拉長長板、補齊短板
我國目前在 5G 技術和網絡、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擁有一定優勢。拉長長板,意味著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領先地位,提升產業質量,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系,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同時,我國還要加快步伐補齊短板。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都是找準我們的短板下手的。
在正常國際貿易秩序下,任何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不一定需要擁有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不過,目前外部環境的多變性,使凡是中國產業鏈上重要環節的短板都有可能被卡脖子,都需要盡快補齊。這樣,才能使創新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實現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由此可見,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做到不受制于人,也應該是“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重要體現。
(四)網絡安全為科技自立自強保駕護航
在當前的國際大變局中,網信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一個國家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安全和科技產業的水平。近年來,在一些重要領域的信息化工作中,已經形成了包括自主可控測評、質量測評和安全測評在內的“多維度測評”體系。今后,這一評價體系將會不斷發展和完善,覆蓋更多的軟硬件產品和服務,這應該是保障“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個重要體現。
二、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能力仍然是時代需要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現在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對美國加緊實施中國“科技脫鉤”的逆歷史潮流而動、對世界造成嚴重危害的行為,我們是堅決抵制的。應當指出,這種“脫鉤”完全是美方強加于中方的,是我們的主觀愿望無法左右的。當然,我們決不會屈服于霸權,不會因此犧牲國家利益和主權或者放慢前進的腳步。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今天 , 中美“科技脫鉤”問題凸顯,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難以避免的,這對中國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個機遇。這種“脫鉤”會在一個時期內對我國科技和產業造成損害,但是,同時會倒逼中國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最終也將促使中國科技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的指示,為應對當前局勢指明了方向。這個指示肯定了我黨一貫堅持的自主創新、自力更生路線,并要求將這一路線在新形勢下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總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要沿著更高水平的自主創新、自力更生道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新基建”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提供支撐
“新基建”首次被寫入 2020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可以看出,下一個五年,“新基建”將成為焦點。公報指出:“要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同時在目前領先的 5G 和人工智能領域繼續發力,加速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公報指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據此預計,“新基建”、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也將迎來發展機會。
“新基建”給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如果進入“新基建”的良性循環,我國的信息技術可以更快地發展。發展“新基建”,很重要的一點,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聯。相比傳統行業,中國在這方面的制約相對較少。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的科技產業發展,一定要和市場相結合,要利用好這個市場。只有“新基建”發展和新科技發展形成很強的競爭力,才可以進入國際市場與跨國企業競爭。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的發布為“新基建”發展確定了保障網絡安全的正確方向。網絡安全審查堅持防范網絡安全風險與促進先進技術應用相結合、過程公正透明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事前審查與持續監管相結合、企業承諾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從產品和服務安全性、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等方面進行審查。由于自主可控是網絡安全的必要條件,已在有關領域實施并取得成效的“自主可控測評”,其包含內容和實施經驗都可以作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的借鑒,為落實《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提供幫助。
“新基建”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潛力巨大,可以有效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對“新基建”發展可能遇到的新挑戰,企業未來如何有效管理用戶隱私、保護信息安全,也成為新課題。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危機,但是,因為防控得力,中國的復工復產節奏比較快。這對我國“新基建”行業相關企業而言,正是窗口機遇期。相關行業要抓住機遇,爭取走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