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顯示,為避免再次出現晶片供應吃緊的問題,歐洲最大汽車制造商德國大眾汽車(德語:Volkswagen)正規劃直接找半導體業者下單,并考慮自己設計芯片。
德國Volkswagen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接受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訪問時表示,芯片短缺問題令福斯傷透腦筋,至今已被迫減產10萬輛車,情況能否緩解取決于半導體廠擴產速度有多快。
迪斯強調供應吃緊的責任不在Volkswagen,Volkswagen早已事先通知零件和晶片業者,需求將在封城后很快回溫,但許多人顯然不這么認為,造成下單量不足。
為避免未來再度出現晶片短缺的問題,迪斯透露,Volkswagen正規劃直接向半導體業者下單,并考慮自己設計芯片。
迪斯還說,對歐洲汽車工業來說,晶片最好在歐洲本地生產,減少對其它地區的依賴。
晶片荒迫使車廠生產線停擺,日本豐田汽車(Toyota)在捷克的工廠本周起一連關閉2周,美國福特汽車(Ford)在德國的工廠本周也關閉。
Volkswagen對芯片短缺的問題顯然不樂觀,迪斯上周指出供應狀況目前仍不明朗,今年一整年Volkswagen可能都會遇到供應吃緊的問題,短缺的汽車產量將難以補足。
蘇伊士運河堵塞或加劇汽車半導體供應鏈緊張
近日,蘇伊士運河被一艘停泊的集裝箱船堵塞,有可能加劇供應鏈危機,這已使全球公司,港口運營商和航運公司在不斷上漲的成本和產品短缺中掙扎了一年多。
周六在埃及,專業工作人員繼續努力釋放“永恒紀要”號,這是一艘20萬噸級的貨運船,自從星期二在運河被困在岸邊以來就封鎖了運河。
如果這種障礙持續存在,破壞可能會波及全球經濟的動脈。根據投資公司安聯的數據,約有13%的世界貿易通過蘇伊士運河。即使在一周左右的時間里恢復正常運行,也會使供應鏈在積壓的積壓中掙扎。
對于涉足全球貨物運輸的公司而言,蘇伊士事故的爆發是不平凡的一年。始于2020年初的防護服和口罩等個人防護設備短缺,后來演變為半導體短缺,這使通用汽車和福特的主要工廠都閑置了。
有報道指出,一艘擱淺的集裝箱船阻塞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航線之一,尤其對于汽車半導體來說,這一情況只會給這一連串的供應鏈噩夢增添煩惱。
芯片短缺并不是什么新聞。根據相關報道顯示,短缺可能意味著全球將減少一百萬輛汽車的生產,僅在本季度,該行業就損失了610億美元。問題源于半導體制造商現在為誰制造芯片的變化。
來自Wards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與2020年同月相比,2021年2月在經銷商處或在途中的車輛數量減少了26%。對于所有希望盡快購買新車的人來說,所有這些都會帶來一些不幸的現實:您可能會在地段上看到更少的選擇,更高的價格或更長的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