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到國內的華為、萬科,OKR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思想與工具,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青睞,大型國企適合OKR嗎?跟KPI相比OKR有何過人之處?落地OKR關鍵在哪里……有請藍凌研究院專家一一解答。
1、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擁抱OKR
在2020年12月底,萬科總裁祝九勝用OKR的方式布置了2021年的工作任務。所有人不再采用述職式流程匯報,取而代之的是對工作的自問和思考:我的核心目標(Objectives)是什么?關鍵成果(Key Results)是什么?
據悉,OKR(Objectives-Key Results)全稱為: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法。1954年,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了目標管理(MBO)的概念。1976年,英特爾為實現從存儲器到處理器的轉型, CEO安迪·格拉夫發明了促使員工同步工作重心、統一目標、“上下同欲”的方法——iMBO,之后被引入谷歌并發揚光大,升級為OKR。
OKR大概在2013年傳入中國,開始主要是一些有硅谷背景的初創企業在推行,現在OKR逐步受到IT、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追捧,開始變得流行起來,國內知名的互聯網公司豌豆莢、知乎都成功的在企業內部實施了OKR;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轉型力度與業務創新,OKR受到地產頭部企業、制造龍頭、國企等的青睞。
藍凌研究院專家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國有企業由單一的公司主體形式向集團化轉變,管控能力無法跟上日漸復雜的企業業務,國資委推出國有重點企業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各種先進的管理方法被廣泛采用,OKR也是其中之一。
2、OKR較傳統KPI有何過人之處?
90后員工逐漸成為職場的主力,對于熱愛挑戰、熱衷創新的他們來說,KPI管理抑制了其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在乎民主,要求平等,討厭命令和強制,一旦一個員工覺得自己做的事沒意義,一定做不長。所以,在制定公司發展策略及管理制度時,讓員工參與決策過程,聽取他們的意見,更有利于公司發展,這也是OKR火熱的一個因素。
KPI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在現實的績效管理中,KPI也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容易造成員工為了達到考核的業績而設定更容易實現的目標,并放棄追求更高的目標。
二、容易讓員工感覺企業制度冰冷,一切以目標為導向,而不把他們當成有感情的人看待。
三、當員工的目標與企業的KPI并不一致的時候,那就好比讓火車往錯誤的方向拼命行駛。
OKR是一種設定目標的方法,應該包含O(目標)和KR(關鍵結果)兩部分,它的標準結構是O+KRs。其中,“O”回答的是“我想實現什么”的問題;而“KR”回答的是“如何實現目標/如何衡量目標是否完成”的問題。比如:
O:提高產品質量
KR1:半年內梳理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KR2:季度性生產人員技能考核達到90%
KR3:每年實現兩項技術創新項目
OKR與KPI最大不同在思路和邏輯。KPI的最終得分和完成指標直接掛鉤,目標完成度越高,得分就越高;OKR更強調解開束縛,讓員工敢于去做他們不敢做的工作。在OKR模式下,即便員工的OKR完成度不高,但他們只要做出了成績,超越了自己,一樣可以得高分。
KPI和OKR并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對可以結合的黃金搭檔,相對于KPI來說,OKR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現狀,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創新的、未知的領域。
3、哪些類型的企業較適合用OKR?
OKR不僅是一個管理工具,也是一種管理思想,不同的組織型態對OKR的推行與落地效果影響不一,哪些類型的企業或組織更適合OKR呢,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有以下4類:
適合類型1:轉型中的傳統大型企業
在外界的快速變化下,許多大型企業、國企集團開始謀求轉型變革,而變革的最直接目標便是實現從存量市場到增量市場的突破。轉型須要有“上下同欲”的整體配合,OKR更能引導團隊思考,在目標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員工更清楚讓自己的工作與企業戰略相一致,相互協調尋找業務的突破點和創新點,帶動整體資源實現轉型變革。
適合類型2:創業型團隊、成長型公司
創業初期的公司,尤其是互聯網相關行業,往往戰略目標并不是非常清晰、需要不停的探索來確認企業的發展戰略。OKR將目標與結果相關聯,強化了企業的目標牽引作用,同時,又通過階段性的復盤修正,保證了大方向的正確性。另外,OKR的集成模式將優勢資源聚焦在最重要的事上,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與內耗,這對創業企業尤為重要。
適合類型3:項目主導型企業
適合使用OKR的企業,往往內部更偏向于扁平化管理,3~4個層級足矣。在項目為主導的企業中,以項目進行產品運作的作業團隊往往規模不會特別大,如果業務過大,憑借OKR的集成效果,也可進行橫向裂變,使組織更加趨向獨立運作、自我管理、扁平高效的方向發展。項目管理目標不會因為層層分級而過于分散,反而會因為不斷修訂而逐步收緊,再通過對過程的量化與公開,實現項目運作落地。
適合類型4:IT公司
IT類企業屬于高度技術密集型行業,尤其是伙伴協同等新興的互聯網企業,產品更新迭代快,需要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不斷地探索突破,來快速地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快節奏使得員工必須擁有敏銳的產品嗅覺,并且能夠充分發揮內在創造力,OKR鼓勵冒險,鼓勵自己解決問題,這種管理方式更符合IT類企業需求。反之,目標固定、時間冗長的定額指標,只會讓公司獲得耗時耗力的“淘汰品”。
4、落地OKR選好數字化工具是關鍵
為萬科、新東方、上汽保險等多家企業提供OKR服務的藍凌表示,80%的企業實施OKR難以落地,缺乏系統培訓和落地工具; OKR本土化面臨著以下挑戰:
1、有EXCEL表格實施效率低下,OKR效果打折扣
2、目標對齊不順,過程難以跟蹤,如何做好過程管理
3、缺乏系統的OKR知識體系,如何避免看似OKR實則KPI
4、傳統軟件使用復雜,如何讓員工快速上手
藍凌基于SaaS產品叮當OKR為基礎,打造企業在線OKR管理平臺 叮當OKR與釘釘無縫對接,實時同步獲取企業組織人員角色,支持移動端/PC端多終端使用,實現目標管理、任務管理、目標對齊、數據分析,幫助企業實現OKR管理數字化轉型。
系統化的管理方式:讓員工更快速的掌握和運用OKR,與公司管理理念保持一致;
規范化的功能架構:保證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操作規范化;
清晰化的對齊關系:確保目標層層分解,保證公司戰略目標的聚焦和落地;
透明化的進度管理:記錄每一個人、每一個目標的進展變化,實時掌握目標的達成情況和影響因素,高效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