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聯合報報道,臺積電昨天舉行臨時董事會,通過斥資28.87億美元,擴充南京廠產能,并切入七年來未曾擴建的28nm制程,規劃新增四萬片產能,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023年中達到四萬片全產目標。
此外,臺積董事會也決議為吸引及留任公司高階主管,并強化高階主管對創造長期股東價值的責任,實現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成果,核準發行不超過260股的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案,此為臺積電首次發行限制員工權利并連結ESG的新股。
外傳臺積電因臺灣易缺水缺電,要移動產能至南京廠。臺“經濟部”昨天表示,經與臺積電查證其在臺投資腳步「沒有放緩、只有加快」,且都是最先進的制程。臺積電在大陸南京廠的投資則是在政府同意下進行,是落后目前先進制程的舊世代技術;臺積電現行投資與未來規劃,都是對臺灣投資環境具體的信任投票。
臺積電表示,南京廠擴產并投28nm成熟制程,主要因應目前全球從車用芯片擴及其他包括遠距應用所需的芯片短缺,所進行的擴充需求。
臺積電南京廠擴建案,證實本報去年底揭露臺積電會區域平衡布局,除赴美國設廠外,南京廠也計劃擴建,并決定舍棄制程推進至7nm制程的計劃,轉進美中貿易戰中較不敏感的28nm制程。
臺積電供應鏈透露,臺積電南京廠所需的28nm設備,多數由臺灣搬移到大陸,臺積電此次一口氣通過在南京建置四萬片28nm產能,也呼應不少芯片設計公司表達希望擴充28nm產能的強烈要求。
臺積電28nm已獨霸長達七年之久,多年來未曾再擴建,即使臺積電宣布三年將投入一千億美元資本支出,也多數投入7nm以下先進制程,此次一口氣再砸近八百億元,于南京廠擴建,對大陸市場目前需求最迫切的成熟制程,伸出援手。
臺積電強調,南京廠擴建所需的資金,由南京廠獲利去支應,并非臺灣增資奧援。至于首次發行限制型股票,臺積電表示,除能與ESG有更好的連結,也能符合全球投資人對公司高階主管薪酬、公司長期經營績效及股東權益有更強連結的期待,因此將公司高階主管部分的變動薪酬,轉換為以股票型式發放的長期獎酬。
臺積電南京廠產能2萬片
去年年底,臺積電表示,因應中國大陸客戶需求,依原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今年月產能已由1.5萬片擴增至2萬片,制程技術以12納米及16納米為主。
據臺積電財報顯示,臺積電南京廠去年即轉虧為盈,全年獲利新臺幣12.89億元。隨著產能規模擴大,今年前3季獲利擴增至91.29億元。
臺積電南京廠于2018年10月31日舉辦開幕暨量產典禮,量產1年即于去年獲利。
臺積電南京廠以12納米及16納米制程為主,是中國大陸制程技術最先進的12吋晶圓廠,初期月產能為1萬片。因應客戶強勁需求,臺積電南京廠繼前年年底月產能擴增至1.5萬片后,今年進一步擴增,并達到2萬片規模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