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絡基礎設施。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了5G的三大類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帶(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
增強移動寬帶(eMBB)主要面向移動互聯網流量爆炸式增長,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業控制、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需求;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應用需求。
為滿足5G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5G的關鍵性能指標更加多元化。ITU定義了5G八大關鍵性能指標,其中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成為5G最突出的特征,用戶體驗速率達1Gbps,時延低至1ms,用戶連接能力達100萬連接/平方公里。2018年6月3GPP發布了第一個5G標準(Release-15),支持5G獨立組網,重點滿足增強移動寬帶業務。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標準發布,重點支持低時延高可靠業務,實現對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應用的支持。Release-17(R17)版本標準將重點實現差異化物聯網應用,實現中高速大連接,計劃于2022年6月發布。
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
一年前的10月31日,以三大運營商推出5G套餐為標志,我國5G正式商用,開啟了中國的5G時代。如今5G在中國商用已一年有余,在今天(20日)的2020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宣布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
豐富的5G應用場景背后是強大的5G基站覆蓋。經過一年的5G商用,中國目前的5G基站已超69萬個、終端連接數超1.6億。三大運營商中,僅中國移動就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開通5G基站超過38.5萬個,在15個行業推出百余項5G行業應用龍頭示范項目。全國范圍內,5G正式商用近兩年來,已取得世界領先的發展成就:5G基站81.9萬個,占全球70%以上;5G終端鏈接數達到2.8億,占全球80%以上;5G標準必要專利占比38%,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鄭州舉行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宣布,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從17日起,新進網5G終端將默認開啟5G獨立組網功能。
5G網絡分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兩種模式,非獨立組網是在5G建設初期通過改造4G網絡,將5G基站接入4G核心網的混合組網方式;獨立組網是完全獨立建設的5G網絡,能更好發揮5G技術特性。
報告通過為期三月綜合調研,并結合專業視角和媒體視角,從技術、應用、趨勢等角度地解析了5G和AI近一年以來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根據報告,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并在技術標準方面在全球起引領作用。應用方面,隨著2019年開啟5G商用元年,5G應用逐漸迎來導入期。國際電信聯盟(ITU)指出,5G主要用于增強移動寬帶、超高可靠低時延、海量機器類通信等三大應用場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截至2021年3月底,建成5G基站81.9萬個,占全球70%以上,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
此前中國電信已經率先宣布與聯通共建共享的5G獨立組網(SA)實現規模商用,這意味著中國5G獨立組網實現了全面規模商用,這次中國移動宣布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 獨立組網(SA)網絡,意味著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聯通的5G網絡建設任務都實現了超前完成。
5G集成了信息通信領域最先進的技術,又是推進信息通信向前邁進的強大動力,倍增效應明顯。預計到2025年,5G將帶動1.2萬億左右的網絡建設投資,將拉動8萬億相關的信息消費,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2.93萬億元,這給數字化發展帶來了廣闊的機遇。
“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必須與行業特有的技術、知識、經驗緊密結合,復雜性增加、難度加大?!惫ば挪扛辈块L劉烈宏在會上說,5G融合應用不能指望淺嘗輒止、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5G商用化進程將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用發展路徑也逐步清晰。具有5G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有望在2022年至2023年規模增長,進入成長期。未來的兩三年仍將是5G行業應用的導入期,并將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
5G主要是面向行業場景的新技術,我國是首批5G商用的國家之一,技術產業應用已經邁入了無人區,特別是面向工業乃至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無經驗可循,需把握5G的新特點,立足國情,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5G發展和應用之路。
5G發展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比如網絡尚未實現廣覆蓋,投資資本成本壓力較大;商用進程比較緩慢,短期內難有殺手級應用;相關行業溝通不足,產業生態仍然有待完善。此外,知識產權和安全問題等挑戰也需要關注。5G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發展5G是北京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先機、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本市緊盯國際前沿不斷攻關5G關鍵核心技術,使其應用場景迅速擴大。
報告稱,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看到5G未來的巨大前景,也應做好規劃,保持耐心,等待5G時代真正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