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半年,榮耀的人生新劇本越來越清晰——成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
5月21日,2021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召開,高通“朋友圈”里的一眾好友到場。一個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大家視線里,榮耀CEO趙明。
注意,趙明是智能手機領域唯一受高通邀請出席并現場演講的嘉賓。
事情由此變得有意思起來。高通對榮耀給出的尊重和誠意,證明榮耀補齊了供應鏈這塊至關重要的拼圖。在全業界芯片供應緊缺的當下,與高通的戰略合作無疑是具備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那個問題也再次被重提:站在巨人肩膀上,究竟能創造怎樣的新榮耀?
從這次合作出發,把解讀空間縱深橫拓,搞清楚促成雙方牽手的深層原因,以及合作之后榮耀的下一步棋將落向何方,問題的答案自然就會浮出。
高通×榮耀,牽手絕非偶然
5月20日網絡情人節當天,機圈一則“八卦”傳開,趙明和高通公司總裁、CEO安蒙互相關注了對方。
小動作里藏著大新聞,5月21日,官宣正式到來。前面提到,趙明是智能手機領域唯一受邀出席峰會并演講的嘉賓,足以見高通的誠意,這也預示著合作不同于以往:榮耀與高通將“開啟戰略合作新紀元”。
跳出八卦,從行業觀察者的視角看過去,這次牽手絕非偶然。
“和合共贏,創新致遠”,從趙明演講的主題中我們可以get到雙方中間的牽線人是“創新”。繼續延伸,創新對應的是榮耀的研發實力。
2020年11月17日,榮耀帶著從華為剝離的8000人團隊重新“創業”。而這8000人中,超過4000人在研發團隊,占比超50%。同時,榮耀還擁有全國4個研發中心,100多個業界一流水準的創新實驗室。
人才、技術和基地,從根本上撐起榮耀的研發、創新能力,榮耀終端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飚表示,在研發方面,榮耀堅持的是通過底層的技術創新,驅動產品力的提升。
此外,得益于此前多年的沉淀,榮耀技術方案的成熟度、全面性領先業界。包括大家熟悉的GPU Turbo、Link Turbo、多攝影像、車道級導航等等,其技術能力覆蓋5G、AI、通信、影像、軟件、設計等多個領域。
之于榮耀,面對其他友商時,研發就是核心競爭力所在。對于高通而言,榮耀的技術能力則是釋放芯片潛能的關鍵。
手機行業經常能聽到的一個詞是“調教”,供應商提供的芯片、鏡頭模組等等零部件屬于標品,并無差別,然而,手機廠商調教能力的參差不齊,導致給到用戶的體驗有高有低。這背后的差距就在于技術實力。
“很多時候硬件能力只被釋放了一部分,70%到80%左右。真實情況下,比如玩游戲時,GPU資源被調用,而CPU調用比較少。”趙明表示,榮耀的技術方案正是為解決類似的問題,比如全新升級的GPU Turbo X,可以把GPU和CPU的資源協同起來,提升游戲體驗。
他對此次與高通的牽手也做了預告,基于合作,榮耀獨有的核心技術能力將移植到高通平臺上,進一步釋放高通驍龍芯片性能,創造更加強勁的性能體驗。6月份即將發布的榮耀50系列,首發搭載高通驍龍778G芯片,深度合作之下將實現“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技術體驗”。實際效果怎樣,屆時我們便能看到。
所以,共創共贏的牽手絕非偶然,而是基于高通對榮耀技術能力認可的必然。趙明此前曾表示,“市場與合作都是打出來的”,這次牽手就是印證,榮耀在和友商的PK中勝出,進而贏得了與高通的合作。
獨立后的新生,新榮耀正在路上
合作已達成,市場要怎么打下來?
眾所周知,當前手機全業界正面臨“缺芯”緊箍咒。蘋果此前在財報溝通會上曾透露iPhone12系列遭遇了芯片短缺問題,國內友商則表示今年芯片供應“不是缺,是極缺”。另外,智能家居、汽車等領域也概莫能外。
此背景下,任何一家廠商與高通牽手,都意味著將最大程度上掙脫“缺芯”的束縛。
實際上,不止高通,AMD、英特爾、美光、三星、高通、微軟、MTK、紫光展銳等供應商,目前都是榮耀的合作伙伴。
榮耀的競爭優勢由此凸顯,供應鏈環節的供應保障,使其放開手腳,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專注于產品創新。
因此,業界認為脫離華為之后,榮耀競爭力實則變得更強。需要注意的是,供應鏈更偏向于外部因素,新榮耀的更強還包括其內部競爭力。
首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榮耀的起跑位置已經處于領先。
包括前面提到的研發團隊在內,榮耀在獨立時對上一個階段積累的優質資產進行了全面繼承。因此,雖然是一家“創業公司”,但榮耀具備研發、采購、銷售、營銷、服務、財經等端到端的完整體系。
這些起家的資本為榮耀創造了相較獨立前更好的發展條件,正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講,獨立是給了榮耀獨自面向市場,贏得行業、消費者和社會尊重的機會。
其次,基于獨立后的重新梳理、全面提速,榮耀正在開創屬于自己的時代。
回顧榮耀獨立的這半年,從旁觀者的視角觀之,一個詞可以總結——新生。
趙明表示,品牌Slogan最能代表榮耀的變化。此前,在華為體系內的榮耀是“勇敢做自己”,而自立門戶之后,榮耀座右銘轉變為“篤行致遠”。前后對比,能夠看到新榮耀對未來的篤定以及視野的開闊。
具體而言,通過半年時間的梳理,榮耀品牌有了全新定位,競爭優勢也已明確,隨之也定下新的目標。
定位方面,榮耀的受眾面進一步拓寬。從國內到海外,從入門到高端,“新榮耀面向全場景、全渠道和全人群來定義產品。”尤其是高端市場,榮耀今年的核心任務就是憑借榮耀Magic系列、數字系列等產品,爭奪中國高端市場。
向著目標全速前進,榮耀的競爭優勢相當清晰,主要體現在創新、品質和服務幾個方面,這其實也是榮耀多年來堅持的戰略控制點。技術能力支撐創新,用產品和服務與用戶對話,同時依托完善的渠道、零售體系保障銷售。
趙明表示,“未來一兩年,榮耀在中國市場做到對消費者來說最有價值的品牌,之后的三到五年可在歐洲市場做到領先,再之后還有更多市場可以去經營。”
更重要的是,新生的同時,榮耀還在通過與高通等業內伙伴的合作,依托自身的能力為行業注入活力,創造產業價值。
綜上,如果說,之前榮耀的人生劇本寫的是富二代創業的故事。那么獨立之后的新劇本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成長為新的巨人。
國內目前手機廠商,參與以舊換新的情況
那么國內手機廠商為何熱衷于參與以舊換新業務呢?在我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降低購機門檻,加速老用戶向新機型的過度。目前智能手機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中國的新機銷售量每年達到2.5億,穩據世界第一,各個品牌要拓展市場占有率,新用戶的目標已經著手于國外市場,保持品牌老用戶的忠誠度,降低換機更換品牌的概率,也是重要的戰略。通過以舊換新的市場手段,幫助老用戶在換新機的時候降低門檻,少花錢,可以更好的留住老用戶。
第二,促進手機循環利用,為環保做貢獻,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很多時候我們對閑置手機的處理并不關注,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會隨意扔掉已經壞了無法使用的手機,這對環境的危害很大,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污染強度是普通干電池的100倍,可污染6萬升水。手機廠商和手機回收機構的合作,能夠有效降低電子產品帶來的環境污染的風險,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贏得消費者的好感。每年蘋果公司都會發布兩份報告:《2017年環境責任報告》、《蘋果公司社會責任報告》,體現蘋果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國內手機品牌雖然銷量上來了,但是品牌厚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第三,有助于搶占其他品牌用戶。vivo此次以舊換新的服務,回收的手機范圍,不僅僅包括vivo品牌的手機,也包括其他品牌的手機,這個對其他品牌的用戶轉化為vivo品牌的用戶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根據今日頭條出的《今日頭條大數據報告解析手機行業上半年》報告指出了各個品牌的用戶換機流向如下圖:
以舊換新的政策能夠促進其他品牌用戶向vivo轉化
目前國內手機回收平臺中最大的兩家是回收寶和愛回收,都在跑馬圈地,在和手機品牌的合作的競爭上非常激烈。從目前廠商合作情況來看,回收寶更得到大品牌的認可。目前中國前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中,只有OPPO還沒有推出以舊換新的服務,相信OPPO也正在看其他廠商的反饋,如果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相信也會跟進。我順手去OPPO的官微下看了下用戶評論,也能夠看到相關需求:
二手手機也一樣,很多國家,例如印度、東南亞、非洲都對中國品牌的手機有很大的需求,未來回收企業將想方設法,拓展自己回收手機的銷售渠道,提升利潤。
國內的回收公司的體量相比于eRC等企業還是比較小的,在未來也許和世界各地的手機回收企業有聯動、合作,將每一臺閑置手機都送到更適合需要他的國家的消費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