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昂微”)發布接待投資者調研活動記錄。
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吳能云先生向調研投資者介紹目前公司的三大業務板塊: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功率器件和化合物半導體射頻芯片制造的主要代表產品的生產工藝、技術性能、應用領域等基本概況,并介紹未來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
公司自2002年創辦以來,始終專注于集成電路用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2015年成立子公司立昂東芯切入化合物半導體射頻芯片領域。公司堅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通過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等多種方式,不斷加強自身的研發實力與技術積累。公司曾被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評選為“2017年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硅片業務子公司——浙江金瑞泓在2015年至2019年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半導體材料十強企業”半導體硅片行業第一名。目前公司已經擁有一個競爭力較強的具備硅單晶、硅研磨片、硅拋光片、硅外延片、功率器件與化合物半導體射頻芯片制造能力的完整產業平臺。
調研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概要如下:
1、公司認為功率半導體價格上漲的持續性以及現在的供需關系情況還能維持多久?您怎么看未來的供給增加后,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答:首先功率半導體供不應求主要來源于需求端的快速增長。需求端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清潔能源業務快速增長,這兩方面業務的快速增長帶來對半導體功率器件需求的快速增長,而且這兩方面的需求在未來3-5年的成長具有確定性。另外得益于5G通訊逐漸普及,新的電子化、智能化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的應用場景層出不窮,功率半導體新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其次供給端方面,半導體功率器件廠商按照正常的擴張速度,從廠房建設再到客戶端的驗證,一般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產能爬坡的階段。同時目前的半導體功率器件的設備購買的交貨期延長。設備的交期加上廠房建設期、客戶的驗證周期,新增產能的過程可能沒有這么順利。因此公司結合兩方面情況認為,半導體功率器件的前景在未來3-5年看好。
2、公司最早的硅片技術來源于哪里?
答:闕端麟院士是浙江大學硅材料院士,2000年在寧波成立了浙江金瑞泓。闕端麟作為公司硅片業務的創始人,核心技術是自主產權、自主研發而來。闕端麟教授最早發明的技術包括摻氮的技術保護、直拉硅單晶技術等。20多年前相關技術基本由國外前五大硅片企業壟斷,如果沒有自有專有技術難以進入這個行業。公司創始人闕端麟是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公司成立后,公司從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了一大批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經過多年的培養,逐漸形成了自主研發團隊。公司現擁有60多項專利,其中硅片領域擁有30多項專利,2019年發明的微量摻鍺硅單晶技術被評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3、銷售硅片占整個公司的收入比例大概是多少?
2020年公司合并銷售額約15億元人民幣,其中硅片業務約10億元人民幣,功率半導體約5億元人民幣。其中,硅片業務收入剔除了供給母公司用于半導體功率器件生產的部分,如果加上該部分關聯銷售,硅片收入約為12億元人民幣,具體數字請以公司2020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為準。
4、公司2020年硅片12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具體是何種結構?
答:公司營業收入結構上,8英寸硅片收入占比超過50%,外延片收入占比超過70%,12英寸硅片去年開始出貨,2020年收入不到1000萬元人民幣,但從2021年開始,12英寸硅片已實現規模化的生產和銷售,將對2021年銷售收入做出更大貢獻。
5、公司12英寸硅片目前設計產能是多大?
答:公司2021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投項目之一就是年產180萬片的12英寸硅片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月產2萬片的產能,到2021年6月底預計可以建成月產10萬片的產能,預計全部產能將于2021年底建成。
6、公司的硅片產品和全球前5大硅片廠商的技術水平差距有多大?
答:全球硅片市場競爭格局中,全球前5大硅片廠商是日本的信越化學和SUMCO、臺灣環球晶圓、德國Siltronic、韓國SKSiltron,全球前五大公司占據12英寸硅片97%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的硅片跟國外相比,6英寸、8英寸硅片已實現同步競爭,其中部分規格的重摻硅片屬于公司的特色產品,銷售價格高于國外廠商的平均售價,且公司約20%的硅片出口到海外,例如美國安森美同時是公司8英寸、12英寸硅片的客戶。國內與國外的差距主要在于12英寸輕摻硅片,公司2018年開始建設12英寸輕摻硅片產線,2019年購買設備,2020年初拉通2萬片/月產能的產線。因為輕摻硅片首先需要做測試片驗證,然后再做正片的驗證,與國外的差距主要是時間、驗證周期的差距。12英寸重摻硅片方面,公司12英寸的重摻硅片技術水平已經完全同步,有些特殊規格的12英寸重摻硅片已實現領先。
7、請問公司的優勢是什么?
答:第一,公司技術領先,有自主的知識產權;第二,公司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拉單晶開始到拋光片再到外延片;第三,規模優勢。公司已經連續多年在國內排名第一;第四,高端客戶優勢。華潤微是公司第一大客戶,中芯國際是第二大客戶,其他大客戶包括華虹、杭州士蘭微、美國安森美、日本東芝、臺灣漢磊等,公司已占據了非常有利的供應商位置;第五,人才優勢。國內其他硅片廠商大多引入外部技術團隊,而公司以自主培養團隊為主,闕端麟院士是我們的創始人,公司自浙大硅材料專業、浙大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引進了一些人才。
8、功率半導體這一塊如何?
答:功率半導體業務由母公司立昂微經營,目前主要是三大類產品:SBD、MOS和TVS,新產品FRD正在客戶驗證,預計明年一季度通過驗證實現銷售。目前公司SBD每月出貨量為10萬片,MOS每月3萬片,TVS每月5,000片。
產品用途主要是4大類:①汽車電子。公司每月2-3萬片銷售給汽車電子客戶,如博世、大陸集團、法格等已將公司功率半導體芯片切入到汽車電子中,公司通過臺灣半導體、安森美最終銷售用于汽車電子;②光伏專用的肖特基芯片。光伏客戶是公司間接客戶,如西安隆基、金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光伏終端客戶。公司每月銷售給光伏客戶5萬多片,約占全球光伏專用SBD芯片35%左右的市場份額;③電源管理芯片。包括手機的快充、LED的電源管理、設備整機的電源管理等,均會用到公司電源管理芯片;④驅動控制用途。包括白色家電,家電的PPS需要用到功率芯片。公司產品用途主要是上述4大類,公司的功率器件產品在2017年被評為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10強里面的第7位。功率器件行業競爭比較激烈,技術門檻也不高,但公司發展戰略是差異化的特色細分路線,在特色細分行業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