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網絡云資源池三期工程計算型服務器采購招標順利展開,而在此次招標過程中,ARM成功拿下了中國移動采購規模占比33%的訂單,總價值高達7億元。
有網友對中國移動的決定提出質疑,ARM對中國企業的態度并不友好,甚至最新發布的芯片構架語言v9將華為踢出了廠商背書名單之中。
在美國的壓力之下ARM全力封殺華為
2019年5月據BBC報道,ARM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所有最新規定”,內部文件顯示,ARM指示員工暫停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在履行的合同、授權許可證和任何在商談中的合同,以遵守最近美國的貿易禁令,因為其設計包含“源自美國的技術”。
當時有分析人士認為華為買下了ARM V8的永久授權,基于ARM V8,華為可以自主研發自己的芯片不受ARM的限制,ARM此次暫停與華為的合作影響并不大。
事實上我們去分析下華為使用ARM的產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ARM架構,也就是指令集,比如ARM V8,這個確實是可以永久使用的,甚至華為可以基于ARM V8進行修改,增加、刪除、調整指令集都沒問題。
但華為使用ARM可不只是架構這么簡單,ARM的產品,另外一部分是IP核,即CPU、GPU、NPU等。這些是不斷更新的,按照ARM的更新頻率,大約是一年一更新,這些是沒有永久授權一說的,要不斷的授權。
ARM突然暫停與華為合作,這確實是釜底抽薪,非常致命。
ARM再次將華為除名
前不久ARM對外公布了自己的全新芯片構架語言v9,該芯片架構剛發布不久就有很多人開始期待ARM會不會將這一架構授權給華為。ARM方面也表示,其所使用的技術已經完全規避了美國方面的影響,因此其可以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所有的半導體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當時這樣的言論信號透露ARM將V9架構授權給華為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不少網友紛紛開始期待。
然而,現實并沒有那么美好。近日,不少媒體紛紛爆料ARM公布的廠商背書名單中并沒有華為的名字,由此基本可以斷定,ARM大概率不會將最新的V9架構授權給華為。
網友認為ARM之所以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是鑒于我國架構產業的發展。在中科院旗下的龍芯中科發布新一代“龍芯架構”之后,ARM不僅吃驚,而且有十足的危機感。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網友對中國移動選擇ARM表示質疑也是很正常的。總的來說,中國移動將訂單簽給ARM總歸有自己的考量,畢竟ARM的實力是全球有目共睹的。目前的移動端SoC包括蘋果、三星、高通、聯發科在內,99%的芯片制造商使用都是ARM架構。 至于后面ARM會不會選擇將V9架構授權給華為還不好說。但無論ARM會不會將最新架構授權給華為,國內企業需要做的還是要繼續加快自主研發的步伐,爭取早日實現半導體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