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在上海召開“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會”,揭曉了更多鴻蒙系統的生態商業價值和未來趨勢。下月起,鴻蒙系統將開始進行大規模推送。不同以往,鴻蒙系統此次是面向包括手機在內的“1+8+N”全場景規模化推送,今年鴻蒙系統的總覆蓋目標是3億臺,其中華為品牌設備2億臺,另外有1億臺是第三方品牌的IoT 產品。
分析人士認為,鴻蒙系統短期最直接的價值,在于中國在操作系統領域有望打破西方壟斷;中期來說,通過鴻蒙系統,中國有可能在信息產業領域構建起獨立自主的生態體系,向上中國各類軟件應用將繁榮發展,向下將滋養中國半導體硬件的發展;遠期來看,鴻蒙系統將在萬物互聯的IoT生態發揮更大價值。
鴻蒙擬在泛IoT領域
開源共建
對于“華粉”來說,華為鴻蒙的亮相,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2019年初,業界就傳聞鴻蒙于當年6月發布,但華為否定了此消息。隨著美國對華為的封鎖愈加嚴重,有關鴻蒙系統“出世”的消息不斷被傳出,但屢遭否認。直到2019年8月9日,華為終于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操作系統鴻蒙OS。早前一直被認為是“備胎”的鴻蒙系統終于“轉正”,并隨著美國層層加碼的科技封鎖,鴻蒙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
自正式“出世”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鴻蒙系統陸續覆蓋了智能家電、智能穿戴和車機系統等,并于去年12月開始面向移動端的開發者和合作伙伴發布“HarMonyOS 2.0開發者Beta版”,宣告了移動端系統的正式到來。
在“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楊海松表示,華為非常堅定看好“萬物互聯”和“智慧化”兩個巨大的趨勢,并宣布把HUAWEI HiLink與Powered by HarmonyOS升級為華為全場景硬件生態品牌HarmonyOS Connect。楊海松還表示,鴻蒙系統完全開源開放,今年會按照既定計劃做到 128MB-4GB 的設備全棧系統開源開放。歡迎第三方手機廠商使用鴻蒙系統,一起開源共建。華為還正式宣布了其硬件生態品牌升級,將已有2.2億部非手機設備支持的HiLink,與鴻蒙系統生態合并為HarmonyOS Connect。
這意味著在泛IoT領域,鴻蒙系統正在成為華為整合各種資源、打造“硬件朋友圈”的主管道。
鴻蒙生態圈建設
逐漸成熟
雖然國產操作系統一直在努力,但縱觀目前市面的產品,PC端被Windows占據,而手機等移動終端,則是被Android和iOS兩分天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始終未能成為主流。
隨著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必須要沖鋒在前,獨當一面。華為鴻蒙操作系統開發出來只是第一步,而決定這個系統能否繼續走下去,生態才是重中之重。據悉,目前華為有超過7億手機的存量用戶,此外有超過2億的非手機智能連接設備,軟件產品和服務極具規模,智慧助手月活超過2億。這將成為構建系統生態圈的有力基礎。
事實上,去年8月份,華為方面就多次表態,安卓系統如果不能使用,華為將遷移到鴻蒙系統。而在去年9月份華為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多個國產家電企業宣布很快發布搭載鴻蒙系統的家電產品。今年鴻蒙系統計劃將搭載超過3億部設備,其中有2億部是華為自有設備,生態設備將超過1億,場景拓展上希望“一橫一縱”。
“一橫”是指,2020年主要在家居領域做標桿拓展,2021年希望從家居領域擴展到全部消費者高頻剛需六大領域;“一縱”是指,在縱向集成了50多家包括芯片、模組、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內的伙伴,希望全流程地為應用和硬件伙伴提供完整技術解決方案。
至此,華為鴻蒙生態體系愈發成熟。也正因如此,其才有能力在下個月實現規模化推送,這或許又將是華為發展史上又一個里程碑。
鴻蒙將面臨新挑戰
在今年實現在華為手機上裝機3億臺的目標之后,下一步的重點是向其他廠商全面推廣。作為華為開辟的最重要的新戰場之一,鴻蒙實際上是華為未來向軟件公司轉型的核心和基礎。當然,這里說的向軟件公司轉型,并不意味著要放棄硬件,而是說軟件今后在華為業績中的比重將會逐漸提升至與硬件相當的水平。
目前,國產手機廠商是否愿意加入鴻蒙的行列,還有待觀察。正如Strategy Analytics全球無線實踐服務高級分析師吳怡雯所言:“鴻蒙系統面對的首要挑戰,是如何獲得國內開發者的全力支持。我們拿微信來舉一個假想的例子。鴻蒙手機操作系統上有微信App是成功的第一步,這個App可以是流暢的簡化版,也可以是豐富的完整版。而當新功能上線時,這個鴻蒙版微信是否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更新,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當然,到底哪些廠商愿意采用鴻蒙系統,以及什么時候采用鴻蒙系統,這都廠商自己的考量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現在還沒有手機廠商表示要加入鴻蒙陣營,不過鴻蒙系統自己開源的步伐卻不曾放慢。
國產操作系統,對于我們國家有著戰略層面的意義,在這樣的背景下,鴻蒙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大家的注意力。從目前看,華為的規劃很好,但能否借住變革、開放鴻蒙系統就制勝未來呢?我們拭目以待。